摘要:出於對貿易戰、通脹和槓桿等因素的考量,華爾街精英們認為美股牛市或已出現「裂縫」,他們認為全球經濟正處於景氣週期的末期階段,加之高通脹預期,未來伴隨著衰退而來的或將是難以根治的「滯漲」。
本月上旬(3月9日),美股迎來了牛市的第9個年頭。雖然牛市看起來還有要繼續繁榮的意思,但是近期花旗宏觀經濟意外指數卻大跌,這預示著人們對未來的預期逐漸轉向悲觀。而近日美國銀行發佈的最新月度全球基金經理調查結果也同樣讓人擔憂。
該調查的受訪者是由管理著總資產規模達5140億美元的176名華爾街基金經理構成。他們對未來的經濟預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華爾街精英們對當下經濟環境的整體擔憂。
華爾街對全球經濟預期悲觀
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74%的人認為,現在全球經濟正處於景氣週期的末期階段,這一比例創造了該項調查的史上最高紀錄;受訪者對高通脹預期的擔憂也處在十三年來的高位。
而進入3月份後,對未來經濟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受訪者比例腰斬,僅剩18%,是自2016年6月英國脫歐以來的最低水平。

也就是說華爾街精英普遍認為,全球經濟增長正處在一個拐點上,加之高通貨膨脹的威脅,當景氣末期結束時,伴隨著衰退週期到來的還有「滯漲」(經濟衰退與通貨膨脹同時存在的一種現象)。
導致華爾街對全球經濟悲觀的三個重要因素是:貿易戰、通貨膨脹和增速放緩。
- 所有受訪者中,有30%的人把貿易戰列作威脅全球經濟增長因素的首位,為2017年1月以來的首次。貿易戰不僅給美國經濟帶來不確定性、加大衰退的可能,若他國採取嚴厲的反制措施,那麼全球經濟前景亦令人擔憂,這對股市、債市、期貨市場等都會帶來巨大衝擊。
- 而對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速放緩的擔憂則分別以23%和16%的受訪比例位列風險催化榜單第二、三位。這主要是因為,若通貨膨脹和衰退週期同時出現,則會出現難以解決的「滯漲」現象,高失業、高通脹是「滯漲」的典型表現。

預期與行動的脫節
事實上,在此次調查中還有一項重要結果,投資者對用以改善企業資產負債表(即改善負債比率)的現金流的渴望程度,處於自去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雖然如此,但基金經理們的實際行動卻與他們的悲觀預期脫節了,實際中,他們把更多的錢投入了市場。
調查表明,投資者在繼續做多全球股票、銀行、科技股,做空短期債券、防禦性股票,而現金水平則從4.7%跌至4.6%。
也就是說,由於利率和收益都還不錯,導致投資者沒人願意行動。雖然人人自危,但市場卻沒有進行大規模風險防範行動的跡象,反倒是風險敞口被進一步擴大。
金融博客zerohedge分析指出:
這很可能是由於央行們的過度干預,導致市場進一步變得糟糕。
此外,還有一個值得被關注的發現是,當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到3.6%左右時,受訪的基金經理們才願意從股票轉投債券。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