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華爾街大佬紛紛將過去“黑色一星期”暴跌歸因於通脹預期以及隨之而來的加速加息上,市場是否會再度出現調整?交易員的目光都聚焦在本週三公佈的美國1月CPI數據上。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編輯張一葦。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橋水基金掌門人瑞·達利歐、都鐸投資創始人瓊斯、高盛首席美股分析師Kostin、文藝復興基金分析師deGraaf...... 繼上週兩次美股暴跌之後,如此眾多的華爾街大佬的解釋兜來轉去,都離不開最核心的一點擔憂:
開年伊始強勁的經濟表現和薪資的上漲預期,預示著通脹即將展開“復仇式”反彈,可能迫使剛剛執掌美聯儲不到一個月的鮑威爾加快提高政策利率的步伐。
如果說“黑色一星期”是風雲莫測的市場對新晉美聯儲主席的“試探”,那麼即將於本週三(2月14日)北京時間晚上9點半公佈的美國1月CPI數據,很可能成為美聯儲的施政依據,把之視作未來市場走向的“定調”都不為過。
綜合各大機構經濟學家的預測,
1月美國1月CPI環比預期0.30%,較前值0.10%預計有所回升;
但去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能源價格項後,1月核心CPI環比預期0.20%,較前值0.30%預計有所回落。
美國1月CPI同比預期1.90%,前值2.10%;
美國1月核心CPI同比預期1.70%,前值1.80%,CPI同比表現全面回落;
美國1月零售銷售環比預期0.20%,前值0.40%。
總體CPI與核心CPI環比增速之間的分歧,以及零售銷售的環比回落,可以將美國東部和中部部分地區今冬遭遇的罕見低溫和降雪天氣視為誘因,刺激對食品和能源的消費抬高價格,打壓其他零售消費項目。
美國經濟擴張進入第十個年頭薪資增長、失業率表現暗示通脹即將到來?
美國經濟已經持續擴張到了第十個年頭,而去年年末特朗普政府剛剛通過的稅改法案,還將從財政端給美聯儲帶來意想不到的壓力。
若1月總體CPI如預期較前值回升,或核心CPI等其他分項表現超預期,都將給鮑威爾執掌下的美聯儲提出難題,影響未來的加息路線圖的開展乃至政策前瞻導引。
但也有一些市場聲音對於通脹擔憂論調不以為然。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部門全球首席策略是David Kelly表示,“通脹失控的論調沒有任何根據,我不認為有任何通脹承壓的信號”。
2月2日美國勞工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月非農就業人口新增20萬人,高於預期的18萬人。1月失業率維持4.1%不變,仍為2000年以來最低,持平預期。
超乎市場意料的是,1月美國平均時薪同比增加2.9%,創2009年6月以來最大增幅;但與此同時,每週工時卻同比小幅下降至34.3小時。
美國紐約聯儲今天(2月13日)公佈的1月份消費者預期調查報告指出,1月未來數年薪資增長預期上升至2.73%,創2013年有數據記錄以來的歷史新高。1月房價預期3.5%,創2017年5月份以來新高。
2月9日美聯儲票委杜德利就曾指出,美國可能會出現薪資加速上升的趨勢(但不會太在意單獨一次的薪資報告),美國勞動力市場趨於緊俏,相信這將支持通脹。
美聯儲票委梅斯特今天亦再次重申,美聯儲今明兩年需要進一步加息,通脹率將在未來1-2年內升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