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2018-01-27 11:08
2018年全球股市的漲勢令人驚嘆!
追踪47個國家的MSCI全球股票指數(.MIWD00000PUS)已經連續十週上漲,創下1999年以來最強連漲週期。這十週的累計漲幅達到10.8%。
美股方面,得益於英特爾等企業財報向好,本週五美國三大股指2018年第八次齊創收盤紀錄新高,這也是美股過去一年來表現最好的一個交易日。今年至今標普500漲幅超過7%,創1987年來美股最佳開局。
稅改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高盛編制的標普500公司指數涵蓋了稅改獲益最多的公司,自去年11月15以來該指數跑贏標普6.5個百分點。
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達沃斯的“首秀”也助燃市場上漲。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到,特朗普在演講中稱“美國優先”不代表只有美國,“當美國壯大,世界也會跟著壯大。”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外界對全球貿易戰的擔憂。
除了美股,漲勢停不下來的還有中國股市。A股方面,滬指本週累計上漲2%,為連續第六週上漲,今年以來漲幅為7.6%。
而在金融、地產股的帶動下,香港恆生指數本周升破33000點大關,並不斷刷新收盤新高,今年以來漲幅超過10%。從去年開始港股就氣勢如虹,全年漲幅達到36%牛冠全球。
中金王漢鋒認為,近期港股大漲,除了內地南下資金在港股取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之外,海外資金開始真的加配中國可能同樣重要,他們大概率是找預期差大、估值依然不貴、對中國宏觀代表性強、流動性好的板塊來配置。
相對而言歐股表現偏弱,在歐元大漲的拖累下本週STOXX600指數微跌0.1%,Stoxx50僅上漲1.78%,但自年初以來Stoxx50依然錄得6.9%的漲幅。
空頭與多頭
全球股市這麼個漲法讓不少人感到害怕,尤其是持續了十年牛市的美股市場。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及,現在連最“膽小”的散戶都開始入場,而距上次確定目標價不到兩個月,就有華爾街投行上調美股年度目標價。
警告風險的聲音也隨之出現。美銀美林強調,如今美股的瘋漲意味著美股已經進入本輪牛市的最後階段。
在資產管理公司GMO聯合創始人、華爾街傳奇投資者Jeremy Grantham看來,如今的股市或已處在融漲期(melt-up)。
所謂融漲是指,投資者由於不想錯過股市上漲機會而蜂擁入市,而不是出於基本面的因素進行價值投資,從而導致股價出現急劇提升。
Grantham在2000年和2008年美股泡沫破滅前洞察先機而名聲鵲起。如今,他再次警告,雖然目前尚未出現泡沫破裂的預警信號,但未來六個月到兩年中,出現融漲期的概率超過50%;一旦融漲發生,泡沫破裂的概率或將超過90% ,股市可能下跌50%。
不過,在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看來,在特朗普稅改刺激下,銀行、公司和投資者的大量現金可能推動美股大爆發式攀升;這樣的環境對股市是極大利好。他還將現在手持現金的投資者說成“傻子”。
世界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掌門人Larry Fink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在這樣的大環境裡還摳著現金不放,那就是傻透了。[這樣的環境]對公司營收大有幫助,並將大大刺激增長。
對於港股市場,更多的聲音是認為目前的估值依然合理。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近日稱,港股這次升市更具持續性及可預見性,“市場平均市盈率提升的同時,沒有超越正常合理估值的範圍。與全球市場相比來說,現仍處於比較合理、甚至比歐美市場偏低的區界。
按照2017年新財富最佳港股策略分析師、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的話說,與07年高點不同,現在的港股行情依然很健康,只是“底部的頂部”。
見聞主編精選《為什麼說歷史新高之下,港股並不貴?》一文介紹過,縱向上,從時間角度看,2007年時,恆指動態市盈率高點接近22倍,而當前僅有15倍;2007年國企指數動態市盈率高點接近32倍,當前僅10倍。
橫向上,與全球其他股指比較,港股當前的市盈率也處於較低水平。標普500指數去年底時PE為24.56 倍,日經225指數PE達到19.52倍。(下圖來自東方證券分析師朱劍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