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5 06:20 華爾街見聞
摘要:截至24日夜盤收盤,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日內漲近500點。離岸人民幣較前一日漲近500點。分析稱,中國2017年GDP增長好於預期、美元持續疲弱是近期人民幣大漲的主因。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編輯劉鑌練。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首發於24日,更新在岸人民幣夜盤和離岸人民幣行情。
北京時間24日23點30分,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報6.3590元,較週二夜盤收盤漲94點;全天成交量144.94億美元,較週二擴大18.93億美元。計入夜盤漲幅在內,在岸人民幣24日漲幅接近500點。

25日5點59分,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報6.3492元,較週二紐約尾盤漲497點。

24日21點左右,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突破6.37關口,較上日夜盤收盤大漲近400點,創2015年11月以來新高。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漲破6.37關口,較上日紐約時段尾盤漲約320點。
年初以來,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累計上漲1380點左右,16個交易日之中有12日錄得上漲。

華爾街見聞此前分析稱,中國公佈的GDP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GDP增長6.9%,超過市場預期的6.8%,經濟總量也突破了80萬億元。較好的經濟基本面也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有一定推動作用。
上周官媒頭版刊文預計人民幣今年有一定升值空間。中國證券報刊文評論稱,預計人民幣年內還有一定升值空間,但相對穩定的基本面使匯率仍面臨向心力牽制。2018年中國經濟可能穩中趨緩,人民幣不大可能走出單邊升值行情。
德國商業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師周浩此前表示,只要美元的跌勢不減,那麼人民幣就難以避免對美元的升值。總體來說,人民幣匯率的可預測性將會明顯降低。對於市場參與者來說,傳統的外匯市場思維方式將會面臨很大的挑戰,同時市場風險管理也需要被高度重視。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萬釗對於2018年的人民幣匯率走強的邏輯也進行了說明:核心邏輯之一是,2018年伴隨著貨幣政策中性偏緊和金融監管的深入推進,境內融資成本將繼續抬高,核心邏輯之二是,中國經濟仍有較強的韌性,融資需求仍然旺盛,兩者疊加,使得境外融資、回補境內的性價比逐步顯現,這會推動人民幣走強。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萬釗提醒了人民幣“被動升值”需要引起關注:“在美元指數不斷下挫的同時,下圖藍線所表示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比較平穩,這就意味著人民幣在隨著美元走弱而被動走升。”
北京時間25日、週三美股午盤時間,美元指數跌破89.20,不但是2014年12月以來首次跌破90,而且跌幅一度超過1%,創一周多來最大單日跌幅。稍早美國財長姆努欽在達沃斯論壇稱,“顯然美元走弱有利於美國貿易和機會,但長期來說美元仍會走強”。
華爾街見聞主編精選文章《為什麼突然所有人都不愛美元了?》曾指出,美元疲弱愈發受外部事件推動。全球視野下,歐日復蘇勢頭赶超美國,兩大央行可能採取激進的鷹派政策轉變。而先行開啟貨幣政策正常化的美聯儲舉措早已被市場消化,令美元被唱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