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6 22:50 華爾街見聞
摘要:紐約聯儲認為,中國對人民幣中間價的管理似乎已見成效,人民幣匯率的特徵越來越向浮動匯率靠近。對資本外流的管控和中國投資前景吸引外資回流是人民幣趨穩的兩個重要因素。
近日,美國紐約聯儲和達拉斯聯儲相繼發表人民幣研究文章。
紐約聯儲研究表明,近期中國對人民幣中間價的管理和擴大匯率波動區間的行動似乎取得了成功,人民幣匯率的特徵越來越向浮動匯率靠近。
達拉斯聯儲則認為,在人民幣趨穩的過程中,對資本外流的管控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中國投資前景吸引外資回流中國也是原因之一。
紐約聯儲:人民幣越來越具備浮動匯率貨幣的特徵
在11月的專題報告中,紐約聯儲研究了2016年2月以來在岸人民幣的表現,包括中間價機制、美元匯率、離岸隔夜市場交易的作用,以及官方干預對人民幣雙邊和多邊匯率的影響。紐約聯儲稱,近期中國對人民幣中間價的管理和擴大匯率波動區間的行動似乎取得了成功:
在許多方面,人民幣日間波動都在向隨機漫步趨近,而隨機漫步正是浮動匯率的典型特徵之一。近期,人民幣日內波動與美元隔夜波動之間似乎不再具有關聯性,且今年官方干預顯著減少。然而與大部分發達國家和其他大型發展中國家的貨幣相比,人民幣相對于美元的日間波動仍然低的不尋常。
中間價機制:對穩定匯率作用有限
紐約聯儲稱,認為中間價起到了關鍵性的穩定作用的觀點是不完備的,這種觀點預設的前提是中間價自己會抑制波動性,並引導隨後的人民幣交易方向。
紐約聯儲的估計參數顯示,按照中間價機制本身的設計,該機制在穩定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以及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匯率方面最多起到一個比較適中的作用。這是因為中間價機制過濾掉了大部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前一天的變動。並且只部分地抵消了美元匯率變化對人民幣多邊幣值的影響:
美元大幅走強時,人民幣通常會相對美元貶值,同時相對一籃子(CFETS指數)升值,但升值幅度不及對美元貶值幅度的一半。
官方干預顯著減少
據紐約聯儲,與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情況相比,近段時間央行的干預強度明顯降低:
(圖片來源:紐約聯儲)
2016年年末以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保持了相對穩定,波動幅度在2%之內。
紐約聯儲指出,通過避免出現突然的大幅波動和抑制日內波動,中國為自己對人民幣的多邊和雙邊匯率進行調控預留了空間。
達拉斯聯儲:管控資本外流令人民幣趨穩
達拉斯聯儲對人民幣的研究角度有所不同。其指出,對資本外流的管控是人民幣趨穩的重要因素。
2017年前九個月中,人民幣累計升值約4.5%。達拉斯聯儲認為,有兩種理由可以解釋這波升值:
一是中國對資本外流的管控防止了由國際收支不平衡引發貨幣大幅貶值的可能。二是全球增長復蘇和中國的投資前景促使外資回流中國。
2017年初,人民幣和中國的國際收支雙雙趨於穩定。達拉斯聯儲指出,對資本外流的管控可能是防範潛在金融危機出現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