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注意!美股已漲至格林斯潘都高呼“非理性”的點位
日期
2017-11-02
2017-11-01 06:05 華爾街見聞
摘要:野村證券發現,席勒本益比高漲至31.43,恰逢1996年12月時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演講提出“非理性繁榮”概念時的高位。接近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前的峰值39,以及1929年股市大崩盤前夜。
日本野村證券(Nomura)發現,席勒本益比目前高漲至31.43,恰逢1996年12月時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演講提出“非理性繁榮”概念時的高位。
這一估值高於2007年金融危機前夕的24,也接近於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前的峰值39。令人“細思極恐”的是,1929年股市大崩盤前夜的估值也比目前高不了多少。
席勒本益比(Shiller CAPE ratio)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知名經濟學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提出,用來判斷美股是否過於昂貴的指標是“標普10年週期調整本益比”,即以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股價除以過去10年GAAP每股盈餘平均值來計算。
今年以來標普500累漲了15%,美股牛市第八年還能延續多久,成為投資者共同關心的話題,席勒本益比能否保持高位也成為近期熱議。值得注意的是,這一估值過去50年的平均值僅有20。
野村證券研報指出,席勒本益比的理論假設了市場可以被非理性繁榮驅動,通過市場參與者的看漲信念自我強化,最終到達一個可怕的非理性高位。
如果用更為保守的估值方法計算,美股依舊不便宜。據FactSet統計,把標普500的股價與未來12個月盈利預期相比,目前大盤的預估市盈率為17.9倍,分別高於過去五年和十年均值的15.6倍和14.1倍。
不過席勒教授本人在近期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儘管美股看起來很貴,不會鼓勵投資者強烈拋售。更好的策略是把資產配置多樣化切實擴展到全球市場,特別是可以增持俄羅斯股市,歐洲和英國股指也是不錯的選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