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6 20:25 華爾街見聞
全球政治不確定進一步升溫,美股市場卻平靜地可怕,恐慌指數不斷創新低;這邊廂,中國A股創業板今年暴跌,從去年2000多點跌到最低1700點左右,滬指在經歷3個月的小漲後,再度下跌回到3200點以下。
值此之際,華爾街見聞對話深藍全球投資創始人韓同利,瞭解他對全球市場的看法。韓同利曾在美國和香港等地管理過多個基金,且旗下基金表現遠超同行,他之前在香港發行和管理的全球債券公募基金業績在126支同類全球債券基金中排名第一。
韓同利稱,2018年A股會是一個大牛市。中國經濟長期困擾的問題是產能過剩和杠杆過剩,那目前來說,2016年的供給側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去掉了部分產能,今年又去除了一些杠杆。“我相信到今年第四季度時中國經濟的產能和杠杆問題已經得到部分緩解,股市可以實現輕裝上陣的局面。”
另外十九大新領導班子上臺之後,2018年勵精圖治集中精力發展經濟,2018年應該會是牛市。
韓同利稱他主要看好中國的利率債和機構債。目前的人民幣收益率水準是脫離經濟基本面的,中國下半年經濟基本面會弱於上半年,下半年的通脹也比較溫和,所以人民幣收益率下行會帶動債市應該會走強。另外,對海外“債券通”的開通也會在技術面上支援人民幣債市走強。
長期而言,韓同利並不認為中國的經濟情況很樂觀,2018年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投資機會。中國舊的增長極在2004年以前(改革開放前25年)靠出口驅動、人口紅利。2004年後人口紅利進一步釋放,增長極切換為地產。現在來看,舊的兩個增長極無法持續,而需要靠產業升級和制度升級(制度改革)切換到新增長極。現在是舊增長極和新增長極青黃不接的時候。
現在大家談論比較熱的消費升級,認為它會成為中國新的增長極。但韓同利並不認可這種看法。縱觀全球的的經濟發展史,大國崛起靠的是科技、產業和制度進步,小國崛起靠的是金融、貿易興國。所以全球來看,沒有任何國家可以靠“消費興國”。所以消費只能作為舊增長極向新增長極切換時的一個過渡,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制度進步和產業升級。
韓同利認為,全球經濟在2019年會有一個衰退,但只是一個技術性的衰退,不會是一個深度衰退或危機。他預計,今年年底美國才會達到充分就業。充分就業後,就業水準不會立刻掉頭向下,而是會穿越充分就業水準一個百分點,這換算成時間的話,就是2018年的一整年。因此,在2019年後,就業就無法再往上走,只能掉頭向下,這就帶動經濟的衰退。
以下是本次對話全文:
華爾街見聞:最近不少人都在說美股估值過高,甚至有分析師呼籲趕在美股下跌之前,趕緊脫手,您怎麼看最近美國經濟的狀況和在這個背景下的美股表現?
韓同利:我認為全球經濟在2019年會有一個衰退,但只是比較淺的衰退,是一個技術性的衰退,不會是一個深的衰退。
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從美國的充分就業水準來看,現在從我的模型來看,美國還沒有實現充分就業,但按照現在每個月非農就業的增長速度,今年年底就會達到充分就業。充分就業預示著經濟擴張的週期進入後半場。一個自然的規律就是,實現充分就業後,美國經濟增速就會轉弱。不過,要注意的是,充分就業達到後,就業不會立刻掉頭向下,慣性會促使它繼續往上走。從歷史上看,它會穿越充分就業水準一個百分點左右,這換算成時間之後就是相當於2018年的一整年,因此,在2019年後,就業就無法繼續向上,只能掉頭向下,這就帶動經濟的衰退。
但為什麼說只是技術性衰退,而不是出現大危機呢?首先,危機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杠杆太高,比如信用杠杆、久期杠杆或者外匯杠杆放得很高。而目前來看,美國的這幾個杠杆水準都比較溫和,所以不會有大的危機。
另外,2019年美國會有一個比較淺的衰退的原因還在於,目前中國和歐洲的經濟週期落後於美國,而2019年時,歐洲和中國的經濟都會比現在的情況要好。所以光美國一家的衰退不會引發全球性的衰退和危機。
那麼根據我們的量化模型,我對於美股的看法是標普指數在2900點之前,或者說2019年之前可能都只會有一些調整,但不會掉頭向下,因為現在美國股市的估值還是比較公允的。
華爾街見聞:那您最近怎麼看A股?
韓同利:我覺得2018年A股會是一個大牛市。長期困擾中國經濟的問題是產能過剩和杠杆過剩,那目前來說,2016年的供給側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去掉了部分產能,今年又去除了一些杠杆。我相信現在中國經濟的產能和杠杆問題已經得到較大緩解,A股在今年四季度以後可以實現輕裝上陣的局面。
另外十九大新領導班子上臺之後,2018年會勵精圖治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所以2018年會是牛市。但是2017年的話,我年初以來一直認為A股不會有系統性的機會。
華爾街見聞:那您對中國經濟還是比較樂觀的?
說到中國經濟情況的話, 長期而言,我並不認為中國的經濟情況很樂觀,雖然2018年會有一個階段性的投資機會,但是我們還沒有看到明確的跡象表明中國找到了一個新的增長極。舊的增長極在2004年以前(改革開放前25年)靠出口驅動、人口紅利。2004年後人口紅利進一步釋放,增長極切換為地產。現在來看舊的兩個增長極無法持續,而需要靠產業升級和制度升級(改革)切換到新增長極。現在是舊增長極和新增長極青黃不接的情況。
現在大家談論比較熱的消費升級,認為它會成為中國的新增長極。我個人不認可這種看法。縱觀全球的的經濟發展史,大國崛起靠的是科技、產業和制度進步,小國崛起靠的是金融、貿易興國。所以全球來看,沒有任何國家能靠“消費興國”。所以消費只能作為舊增長極向新增長極切換時的一個過渡,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制度進步和產業升級。這就是我的觀點。
華爾街見聞:全球股市中,你相對比較看好哪個股票市場?
韓同利:說到全球股市,我認為美國股市會繼續向上,但不代表美國股市是最有吸引力的。歐洲股市雖然估值和美國差不多,但因為它的週期性更強,所以它在吸引力方面強於美國股市。
華爾街見聞:我們來說說外匯市場吧,最近好像大家都比較看好歐元,有報導還說,歐元將會複製2014年美元的漲勢,您是怎麼看的呢?
韓同利:上半年我很看好歐元,但下半年不是那麼看好。上半年我做多歐元的同時做多歐股,現在我歐股的頭寸還在,但是歐元倉位已經對沖掉了。
一方面,現在大家都已經看好歐元,對於一個交易員來說,是應該跑在大部分人的市場預期前面的。
另外一方面,對於歐洲,現在大家對削減QE的預期很高。但是因為美國和歐洲的通脹在第三季度還會往下走,我對歐洲能否如期推出QE持有很大懷疑。美國通脹雖然往下走,但是美聯儲還在如期加息,這個力量產生一個轉換,導致歐洲的實際利率落後於美國的實際利率,所以歐元向上的動力沒那麼強。同時大家現在又都看好歐元,倉位比較擁擠。所以下半年我個人對歐元,只是持有一個中性的觀點。
華爾街見聞:那您現在比較看好哪個貨幣?
個人看好英鎊。從歷史上來看,它是被嚴重低估的貨幣,而另一方面大家對英國脫歐的壞處的擔憂也過頭了。
一是英國到底會不會硬脫歐,這到現在都還是一個很大的問號。但是現在最壞的日子已經過去,現在形勢不太可能往更壞的情況發展了。二是英國脫歐是好壞兼備的,但是大家眼睛都瞄在了壞處上,沒有人看到好處,形成不平衡的局面。三是關於英國脫歐帶來的壞處,很多人認為英國脫歐會導致英國喪失很多職業職位,企業會搬走。但根據我瞭解的情況不是這樣的。
第一,比如現在英國那些高收入的法國人、義大利人,他們已經習慣英國的生活,小孩也在倫敦接受教育。所以即使脫歐的情況下他們很大一部分人也會把自己的護照變成英國護照,所以這些高薪的群體是不會離開英國的。第二是因為很多高薪職業是金融業的前臺。脫歐後搬走的也只是後臺,而高薪的前臺工作還是可以繼續留在英國的,所以流失的也只是低收入低品質的工作機會。
華爾街見聞:您最近還看好哪些資產?
現在全球各個資產都不便宜,但我認為現在還有價值、被低估的資產,一是希臘股市,二是中國債市,三是日元匯率。
我主要看好中國的利率債和機構債。目前的人民幣收益率水準是脫離經濟基本面的,中國下半年經濟基本面會弱於上半年,下半年的通脹也比較溫和,所以人民幣收益率下行會帶動債市應該會走強。下半年中國的金融監管和去杠杆迫於經濟走低的情況也會比較溫和,應該沒有上半年那麼疾風暴雨。
另外從技術面來看,債券通開通會對中國債市形成了一個支撐,同時中國下半年的人民幣匯率可能穩中有升。為何經濟走弱、匯率卻會穩中有升?主要原因是保證債券通成功推行的話,這是需要一個穩定的匯率環境;同時下半年的政治會議也需要一個穩定的金融環境。
我個人也很看好日元。前30年的日本經常帳戶的盈餘處於某區間內,在2016年處於最上端,但是對應的日元的平均匯率是106,如果按照今年情況來看待日本的貿易盈餘,它會繼續往上走,突破前三十年的區間。所以不論從經濟和市場資本本身的流動性還是從政治壓力來看,日元長期都會走向升值的通道,這是對日元的長期看法。
短期來看,全球最大的風險點在於石油。無論石油價格往上還是往下走,全球產量都會提升,這是因為如果價格向上,美國葉岩油增產;如果價格向下,OPEC國家會通過增加石油產出來彌補財政赤字的缺口,所以石油價格很難向上突破。一旦突破40美元,會對全球的風險資產價格產生比較大的回檔的壓力,這時候最大的受益者也會是日元。
關於韓同利
現年39歲的韓同利目前為香港深藍全球投資(DeepBlue)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之前為複星集團固定收益首席投資官、複星資產管理公司CEO,並曾擔任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基金經理。根據權威英文財經媒體報導,在他加入複星之前,其在香港發行和管理的全球債券公募基金業績在126支同類全球債券基金中排名第一。其公司專注於以全球債券為主要投資工具進行跨資產、多策略的全球全資產投資,以期實現在全天候條件下的投資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