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9 23:49 華爾街見聞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的經濟學教授Silvana Tenreyro被正式任命為英國央行的九名票委之一,取代了一貫以鷹派著稱的美國經濟學家Kristin Forbes。她也將成為英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唯一的女性成員。
在上週五的議息會議上,即將卸任的Forbes和其他兩名票委要求加息,令會議陷入了6年以來的最大分裂中。現在也正值英國開啟脫歐談判的關鍵時點,市場將嚴密觀察新成員Tenreyro對英國貨幣政策和經濟的看法。
從她之前的履歷和研究方向來看,多數分析人士認同Tenreyro將是個偏鴿派的票委,觀點也符合主流經濟學派,即不反對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反對英國硬脫歐、支持溫和的財政緊縮政策等。在8月3日的英國央行議息會議上,Tenreyro預計會投出支持不加息的“鴿票”,同前任Forbes的態度截然相反。
Tenreyro本科就讀于阿根廷國立圖庫曼大學,2002年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畢業,隨後在波士頓聯儲擔任了兩年研究員。2004年她接受了LSE的教職,並曾擔任過法國央行的科學委員會成員。在2012到2014年間,她曾是模里西斯央行的票委,也在倫敦宏觀經濟學中心(CFM)擔任管理崗位,同英國央行官員有過合作。
“學霸”Tenreyro的簡歷長達七頁紙,擁有20多個職位資訊以及十幾個榮譽獎項,並發表過17篇學術論文。曾執導她博士論文的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Robert Barro表示,她的研究重點是全球貿易對利率政策的影響,同時也關注薪資增幅、住房、生產率等議題。
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和英國央行行長卡尼都表示,Tenreyro對貨幣傳導機制(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的研究及行業實踐經驗,都將為英國央行補充多樣化背景。在維護貨幣政策穩定的同時,通過推進人力資本來發展經濟。
Tenreyro最大的觀點是:反對英國“硬脫歐”。她曾在2016年5月聯合280名學者發表公開信反對公投,並在今年初接受金融時報和經濟政策研究中心(CEPR)的問卷調查時,一再重申硬脫歐對雙向人才流動的實質性損害,也會危害到英國經濟。
英國獨立報認為她的經濟觀點“非傳統”。例如在2015年7月她曾表示,可以將負利率作為應對未來經濟危機的附加工具,並可以試驗提高最低薪資標準,以期刺激經濟發展。她也反對英國前任財政大臣奧斯本的財政緊縮政策,認為會損害經濟健康復蘇。
在今年1月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Tenreyro也明確將英國退歐同未來的貨幣政策相聯繫,認為儘管英國通脹接近2%目標,但薪資增幅停擺並明顯滯後於通脹發展,因此不排除再度降息的可能。她表示,脫歐談判的結果將通過影響雙向移民來影響英國經濟,進而會影響英國央行的貨幣決策。
她認為,移民問題是導致英國公投脫歐的因素之一,但移民並不是造成英國經濟問題的主因,大部分選民都被政治家操縱和誤導。英國經濟最關鍵的問題是不平等,伴隨著全球化、工會勢微和科技進步,“輸家們”從1970年代的生活環境就開始惡化,社會階層的收入分化差距擴大,這些都不是移民造成的。
花旗集團分析師Christian Schulz發現,Tenreyro在模里西斯央行任職票委期間,在11次投票中從未贊同過加息,因此未來她將呈現鴿派傾向。
野村證券外匯策略師Jordan Rochester也認為,從策略上來講,剛加入的票委一般不會立即投票反對暫不加息的決策,因此預計她會偏鴿派。
滙豐銀行分析師Elizabeth Martins則表示,目前還不好說她是鴿還是鷹。但英國通脹接近目標、經濟增速放緩和脫歐談判開啟,無疑令Tenreyro的加入成為英國央行的關鍵時刻。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星期日泰晤士報》援引未具名人士稱,英國央行金融政策委員會可能本周討論終止原定於2018年2月到期的定期融資計畫(Term Funding Scheme),意味著貨幣政策或走向緊縮,不排除8月加息的可能。
目前英國央行MPC只有8名票委參與投票,原副行長Charlotte Hogg于3月引咎辭職製造的席位空缺尚未被填補。在這一背景下,鷹派Horbes的離席和“偏鴿派”Tenreyro的加入,有可能完全扼殺8月加息的選項。
英鎊/美元短線一度下挫30餘點,跌幅擴大至0.4%,報1.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