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9月28日-10月4日重磅經濟數據和風險事件前瞻:9月非農、美國大選辯論、英歐談判
來源:匯通網
接下來的一周,適逢中國長達八天的國慶假期,但經濟數據則更多,包括中國PMI、各國GDP、以及重要的美國非農數據;事件方面,英國和歐盟開始新一輪脫歐貿易磋商,美國大選辯論將上演,另外歐洲央行及美聯儲官員都有一些重要講話。
週一(9月28日)關鍵詞:歐洲疫情、英歐談判
重要數據有限,關注德國零售銷售數據,進一步窺探歐元區經濟復甦進展情況。
上周全球疫情繼續惡化,而歐洲局勢則更加嚴峻,這令市場風險偏好驟降,全球股市大跌,美元強勢歸來,而歐元大幅回落。因此相比於經濟數據,歐洲疫情數據可能更加重要。
財經大事方面,英國和歐盟開始新一輪脫歐貿易磋商,至10月2日。近期除了英國疫情,備受矚目的便是英歐談判進展,投資者對此整體態度悲觀。
匯豐銀行認為外部挑戰,艱難的經濟增長道路和有限的財政靈活性都意味著英鎊將下跌,英國與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窗口迅速關閉,此外英國國內的政治形勢也越來越令人擔憂,政府也承認內部市場法案違反了國際法,違背了之前簽署的脫歐協議,導致英鎊來回震盪;然而對英鎊而言,真正的問題是,這些事件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英國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能性,來自歐盟的氣氛表明事情正變得越來越困難,任何使自由貿易協定達成概率降低的事情都將給英鎊帶來壓力,如果無協議脫歐是最有可能的結果,那麼英鎊的下跌就不會是有限和具體的,在這種情況下,英鎊兌美元將大幅走低,但即使能達成協議,未來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壁壘仍將比現在更大。
( 194.95 , -0.16 , -0.08% )
另外,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在歐洲議會聽證會上講話。上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進行了幾場證詞講話,對市場短期產生一定影響,但中期波動有限。
週二(9月29日)關鍵詞:美國大選首場辯論
週二經濟數據方面關注歐元區及德國經濟數據,進一步窺探歐洲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如果數據向好,歐元可能會短線上揚。
美國將公佈美國8月批發庫存月率數據,及美國9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但在周五美國的非農數據到來之際,這些數據的重要性可能減弱。
財經大事方面,關注美聯儲官員講話,另外最為重要的是美國總統大選將舉行首場辯論。鑑於投資者對拜登健康問題存疑,大選辯論或是可以窺探這些的細節層面,這可能對美國選民的選擇產生極大影響。
( 19.98 , 0.05 , 0.25% )
週三(9月30日)關鍵詞:中國PMI、兩大庫存報告、英美GDP、德國就業
週三數據較多,其中中國官方PMI及財新PMI都將公佈,鑑於中國經濟穩步復甦,市場對中國經濟數據預期較好,若數據好於預期,則預計可能對國內股市市場及商品貨幣市場產生利多效應。
另外,油市API及EIA庫存報告將公佈,上周原油受到庫存報告的輕微影響,因疫情主導了行情,但未來庫存趨勢可能仍是下降,這大概率支撐油價,但這並不完全是市場焦點。
上周利比亞復產及伊拉克增加出口的消息對油市構成明顯利空,但鑑於存不確定性,油價反應並不大,但分析師普遍認為,在二次疫情爆發的背景下,油市無法承受OPEC+的增加產量的行動。
隨著一些國家重新實施人員流動限制,石油需求的複蘇正在放緩;新冠肺炎病例數不斷上升是能源需求可持續復甦的關鍵風險。目前石油產品需求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製約:煉油利潤率下降可能導致更長時間的維修停工;拉尼娜現象導緻美國遭遇颶風的可能性增加或將擾亂煉油廠的運;原油庫存目前仍是一個負擔,而遠期曲線在近期趨陡顯示市場供應充足。
英美GDP數據將公佈,但鑑於是終值數據,可能影響較為有限,而德國就業數據將公佈,但德國的製造業數據可能更為重要。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參加首次總統大選辯論。
此前根據兩份匯總候選人平台數據的新報告,如果拜登在11月大選中擊敗特朗普,拜登增加政府支出的計劃將幫助美國經濟從疫情低迷中更快復甦;但眾所周知,華爾街可能並不喜歡拜登,總之,若是拜登勝選,市場波動將加劇,無論股市、匯市、大宗商品等市場都將波動加劇。
今年的美國大選是市場聚焦的一大風險事件。在過去20多年裡,美國大選之前和之後金價通常都會有上漲。投資者們會關注大選對美元、利率和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
此次大選可能是近幾十年以來充滿了最多不確定性的一次,在這種情況下黃金是可能獲得提振。
另外,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講話,關注對歐元匯率的評論。美聯儲官員仍有講話,關注對市場的短期影響。
週四(10月1日)關鍵詞:中國國慶假期來臨,多國PMI,美國初請失業人數、歐洲就業數據、美國通脹
本日正值中國為期八天的國慶假期的第一天,中國金融市場將暫停交易,而且國內經濟方面數據及消息也將暫停公佈,投資者將聚焦國際經濟與市場動態。
歐元區多國PMI數據將公佈,但鑑於是終值數據,影響可能較為有限,尤其當下歐洲疫情備受矚目的背景下,數據的影響力趨於減弱。
歐洲就業數據將公佈,市場預期8月失業率將有所增加,相比於PMI數據,歐洲就業數據並不太重要,但也能窺探歐洲的經濟復甦情況,以及疫情對就業市場的衝擊究竟怎樣。
美國將公佈初請失業金人數及美國9月挑戰者企業裁員人數,進一步窺探美國高頻就業數據,本周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意外增加:首申87萬人,高於預期和前值,也能部分影響對周五的非農數據的預期。
美國研究機構“機遇洞察”調查:當前美國收入最高的三分之一工作崗位幾乎已從經濟衰退中完全恢復,而收入最低的三分之一工作崗位仍比疫情暴發前減少16%。
目前背景下,全球通脹都趨於低迷,但寬鬆政策也令通脹邊際改善,比如大宗商品價格比疫情爆發期間大幅走高。美聯儲寬鬆政策料短期不變,但決策者對通脹和經濟前景看法分歧。
( 114.5 , 2.31 , 2.06% )
週五(10月2日)關鍵詞:美國非農
在8月,由於美國政府的財政援助耗盡,8月非農就業增長進一步放緩,威脅到經濟從疫情導致的衰退中復蘇。
8月從運輸業到製造業,許多公司都在宣布裁員或休假,這給白宮和國會帶來了壓力,要求它們重啟陷入僵局的新一輪財政刺激方案談判。距離總統大選只有兩個月了,就業形勢可能會為民主黨和共和黨提供政治彈藥。
本週四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聽證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又一次呼籲國會追加經濟刺激,警告不那麼做經濟復甦可能放緩。美國財長姆努欽稱願意同民主黨人重啟有關新一輪財政刺激的談判,建議國會先迅速就兩黨一致認同的事項通過一個有針對性的救助案,然後再談需要進一步商議的舉措。
幫助企業支付工資的項目要么已經失效,要么即將結束。每週600美元的失業補助在7月份到期。經濟學家將經濟活動的大幅反彈歸功於政府的慷慨解囊。3月中旬,為了控制新冠病毒的傳播,一些企業紛紛關門,經濟活動幾乎陷入停頓。大部分新增就業崗位都是因休假或臨時裁員而被召回的工人。
疫情影響了返校,在家中的在線課程也可能意味著需要更少的老師、校車司機和餐廳工作人員。隨著季節性招聘在10月份達到高峰,未來幾個月可能會給勞動力市場的複蘇帶來壓力。未能返校學習將影響到許多父母,讓他們無法出去求職;
颶風可能會影響本月底的經濟活動。考慮到就業調查的時間安排,該颶風可能對9月就業數據產生影響。
未來一周,除了上述經濟數據和風險事件,投資者仍需對全球新冠疫情、新冠疫苗、美國大選、美國新刺激計劃、地緣政治和國際貿易相關消息予以關注。
責任編輯:劉玄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