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二季度慘不忍睹,全球面臨二戰來最嚴重衰退?
日期
2020-09-07
2020年09月06日19:42 新浪財經-自媒體綜合

原標題:二季度慘不忍睹,全球面臨二戰來最嚴重衰退?

  原創 張文暉 國是直通車 

  一場疫情,推翻此前各方對2020年經濟前景的預期。

  面對多國公佈的“慘不忍睹”的二季度GDP數據,人們不由要問世界經濟距離全面復甦還有多遠?

  世界經濟很“受傷”

  最新公佈的二季度數據顯示,美國GDP按年率計算下滑31.7%,為有記錄以來最大季度降幅;英國GDP環比萎縮20.4%,為1955年來最糟記錄;日本GDP扣除物價因素後環比下降7.8%,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按年率計算降幅為27.8%,創二戰以來最大降幅;巴西環比下降9.7%,經濟回落至2009年底水平;印度GDP同比萎縮23.9%,創下印度1996年開始發布季度經濟數據以來新低……

  IMF6月份最新預測,2020年全球增長率將為-4.9%,其中發達經濟體下降幅度將達到8%,美國下降8%,歐元區下降10.2%,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下降3%。

  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看來,全球經濟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世界貿易組織(WTO)近日發布報告還指出,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高度不確定性,放大貿易成本上升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將對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貿易和經濟增長造成沉重打擊。WTO認為,全球貿易會在2021年出現強勁V型複甦的想法“過於樂觀”。

  全面復甦需時日

  為提振經濟,各國推出一系列相應措施。

  從8月開始,英國政府推出了耗資5億英鎊、為期一個月的“外出就餐就是幫忙”活動,每週一至週三,到餐館就餐的英國民眾能享受最高五折(每人最多減免10英鎊)的優惠;因疫情失去收入的加拿大人,都可以獲得每月2000加元的加拿大緊急救助金,並可以持續領4個月。

  淨出口和投資均受到疫情影響之下,消費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被寄以厚望。有數據顯示,美日英德的居民消費在GDP構成中佔比超過50%,中韓在40%左右。因此,消費對於經濟產生的積極影響不容小覷。

  但全球疫情拐點尚未可知,經濟復甦不確定性依然較強。9月5日,標普全球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Shaun ROACHE和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主Andrew Michael SPENCE出席2020全球財富管理論壇時均認為,未來的全球經濟將會出現大範圍的、緩慢的復甦。

  Andrew Michael SPENCE指出,不出現意外情況,發達國家的經濟復甦至少要延續到2021年。“這還要看我們未來是不是能夠很快的推出新冠疫苗。”

  雙循環助中國復甦

  有報告指出,中國和東亞地區可能將是2020年唯一的經濟正增長的區域,成為表現最好的經濟體。

  王一鳴指出,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1%,全球經濟增速為2.9%,中國的相對增長率差值為3.2個百分點,如果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能夠達到3%,全球經濟增速若為-4.9%,那相對增長率會達到7.9個百分點。

  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近日公開表示,中國將帶動亞洲地區的經濟復甦,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面對新形勢,中國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王一鳴表示,“雙循環”是適應內外環境變化的戰略調整,疫情衝擊帶來的我國外部環境深刻變化。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都走在世界前列,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和外溢效應進一步增強,可以通過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以自身的確定性和穩定性應對世界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

  王一鳴認為,打通雙循環的關鍵在於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產業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適應性,深化金融改革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促進勞動力市場和土地制度改革暢通城鄉循環。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則認為,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最重要是從就業入手,這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社會問題。從就業狀態去推動就業質量的提升,即從就業的充分性、穩定性、平等性等方面入手。“才能真正在供給和需求之間形成有效的循環,才能有利於我們國家真正加入到國際的供給與需求的大循環之中,提升我們國家在全球配置資源的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而在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上,王一鳴強調外資企業的重要性。他表示,外資企業實際上是雙循環的接合部,也是推進雙循環的樞紐。只要外資企業規模能夠不斷擴張,中國的供應鏈、產業鏈的穩定性也會大大提高,內外循環會更加暢通。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劉玄逸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