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股集體狂歡之時,有一群人卻在囤積現金來源:金十數據
今年以來,囤積現金成為了一個趨勢。
疫情爆發以來,由於擔心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投資者今年早些時候的現金儲蓄創下歷史紀錄,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的資產在5月底飆升至創紀錄的4.8萬億美元。
隨著市場反彈,股市、企業債券的吸引力越來越大,部分現金已經從貨幣基金市場流出,流入股票、企業債和新興市場債券等高收益資產。
規模為200億美元的最大的超短期限ETF——iShares Short Treasury Bond ETF(SHV)已連續14周流出約54億美元資金。
同時,投資者已在10週內從規模140億美元的SPDR彭博巴克萊1-3個月美國短期國債ETF(代碼BIL)撤出24億美元。
隨著股市飆升,這些拋棄現金和國債,買入股票的追漲行為確實可以理解。金十在復盤文提到,今年8月是美股30多年來表現最好的8月。
但是偏偏這個時候,一群投資者依然繼續囤積著大量現金。
零對沖報導指出,由800名高淨值投資者組成的投資者俱樂部Tiger 21,其現金持有比例從疫情初期的12%提高到了19%,每個成員的資產通常超過1億美元。
該俱樂部認為市場動盪可能會持續到2021年6月。
眾所周知,現金並不能提供任何收益,在美股屢創新高之時,這些富人看似“固步自封”的投資,究竟是出於什麼考量?
創始人Sonnenfeldt表示:
“大量現金讓成員們獲得了流動性,他們不會立即進行投資,而是將繼續持有現金以度過這場風暴。”
他們的擔憂不是不無道理,金十也曾發出警告,當前市場廣度十分堪憂,可能引發股市回調。
下圖為高盛對標準普爾500指數中市值最大的5家公司(合稱FAANG,約佔標準普爾500指數市值的四分之一)的估值。在今年的反彈中,FAANG佔標普500指數迄今漲幅的35%左右,而其他495隻股票則下跌了5%。
我們也可以從圖表中察覺出這一危險信號。
美股市場集中度飆升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的Charles Day提醒客戶,要避免進入那些被短線交易員推高、陷入投機狂潮的股票市場。
零對沖也警告,如果科技股受到一波拋售潮的衝擊,在集中度如此高的情況下,主要股指容易受到市場修正的衝擊。
道指和納指現在的走勢,也像極了1930年代和1990年代末的兩次股市崩潰前的走勢……
1930年代與今年的道指對比
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期與今年的納指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