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有記錄以來最差!日本二季度GDP大跌27.8%,幾乎抹去「安倍經濟學」所有增長 來源: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
一場疫情幾乎抹去「安倍經濟學」所有增長,還傳安倍最近累「吐血」。
果然很糟糕,日本內閣府8月17日發佈的2020年二季度GDP初值顯示,日本二季度實際GDP環比萎縮7.8%,按年率計算為萎縮27.8%,跌幅遠遠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創下的17.8%,為1955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差表現。
幾乎抹去「安倍經濟學」所有增長
這已是日本連續第三個季度經濟萎縮。2019年第四季度,日本實際GDP環比下降1.8%,今年一季度環比下滑0.9%,日本經濟深陷衰退。連續三個季度的跌幅相當於抹去了「安倍經濟學」以來的大部分增長。到二季度,日本實際GDP的總規模下跌至了485萬億日元,為2011年二季度以來的最低。
具體來看,日本二季度經濟指標全面下跌,尤其是內外需都極為不振,國內私人消費環比減少8.2%,導致日本GDP縮水4.5%;出口環比減少18.5%,導致GDP萎縮3.1%。
對於日本二季度經濟受損嚴重,各界也早已有所預期。
日本於4月16日起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即實施「軟封城」的措施,民眾無必要不外出,各類非必要行業也都暫時停業, 緊急狀態於5月25日解除。
「在4、5月份進入緊急狀態後,日本經濟被人為叫停,所以才會遭遇如此嚴重的衝擊。」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在發佈會上表示。
疫情反彈阻礙經濟復甦
二季度後,日本寄希望於快速進入經濟復甦的階段。
但殘酷的現實是,疫情發生持續性的大幅反彈。截至8月16日晚間,日本當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021例,已連續4天新增確診病例超過千例,8月以來共有12天新增確診病例超過千例。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3、4月份疫情高峰期,日本也從未出現過單日新增病例破千的情況,此前的最高單日新增病例數量為4月11日創下的720例。
在5月末解除全國緊急狀態時,日本累計新冠確診病例數在1.6萬左右,而隨著6月底、7月初開始的疫情大幅反彈,目前的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5.6萬。
在疫情大幅反彈之下,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在疫情防控方面卻顯現出分歧,前者致力於儘快恢復經濟正常運行,而後者則疲於自行防疫。當前,日本多地的疫情反彈態勢早已突破紅線,不少地方自行再次拉響警報,紛紛發佈緊急狀態。
中央政府認為,此次反彈中重症患者較少,檢測能力提升也導致新增病例加快上升,這與4月宣佈緊急狀態時的情況不同,因此目前並未到再次宣佈全國緊急狀態的時候。相關分析指出,由於日本經濟狀態很難再承受一次「軟封城」措施,日本中央政府無意再次發佈全國緊急狀態。
「安倍政府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好好控制疫情,這樣才能重啟正常的經濟活動。」日本明治安田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小玉佑一分析稱。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最近太難了。
日本民眾對於安倍政府的抗疫措施並不買賬。據日本近期的民調顯示,安倍內閣的支持率持續低迷,已創下新低,支持率僅為35.4%,不支持率升至62.2%,首次超過六成。
另據報導,安倍最近操勞過度,身體欠佳,在當地時間8月17日上午被送至慶應大學醫院,可能是舊病復發,甚至傳出他在上月「 吐血」的消息。
「二季度剛結束,大家都在關注第三季度開始能否開啟復甦態勢。但鑑於眼下的疫情反彈形勢,日本政府陷入了很大的搖擺,決策很艱難,目前看來政府的優先順序仍是經濟,沒有看到要再次實施全國緊急狀態的跡象。」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中心主任陳子雷此前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
截至目前,日本已推出兩個刺激方案,規模合計2.2萬億美元。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在7月29日將日本長期外幣債信評級展望由穩定調降為負面,稱國內經濟因新冠疫情而大幅萎縮,但維持其評級「A」不變。惠譽預計,2020年日本GDP將萎縮5%,要到明年四季度才能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惠譽還稱,鑑於日本疫情出現反彈,經濟復甦乏力可能會促使政府出台更多刺激措施。因此,預計2020年和2021年財政赤字將大幅擴大,日本的公共債務將顯著增加。
日本政府在7月30日公佈了經濟數據預測,預計2020年度實際GDP增長率為負4.5%,較去年12月預測的1.4%大幅下調。儘管如此,負4.5%仍高於市場主流的負5.4%的預測,也高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負5.8%的預估。
有分析指出,日本經濟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預計第三季度將恢復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