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美股市場出現了一系列極端情況,並出現了“現在該怎麼辦?”的時刻。
納指和金價均處於或接近紀錄高位,美債收益率觸及紀錄低點,美元指數跌至兩年低點。此時正值企業財報季大部分結束,似乎市場中一段更為艱難的時間段要來,投資者中間已開始出現一些過度行為。
一些人忍不住將其稱為“全面反彈”,但是由明顯寬鬆的美聯儲政策和美元貶值引發的。對於今年大部分時間里科技股的強勁表現,常見的看法是:這是一種泡沫狂熱,純粹是由美聯儲的慷慨援助推動的勢頭,與基本面無關。
( 425.04 , 40.28 , 10.47% )( 3164.68 , 112.80 , 3.70% )( 253.67 , 19.17 , 8.17% )( 205.01 , 1.11 , 0.54% )
根據外媒數據測算,這5隻股票今年的市值增加了1.66萬億美元,而標普500指數中其他495隻股票的市值則減少了1.61萬億美元。
儘管這種財富的集中非常明顯,但它還是有一定意義的,尤其是在企業債務收益率低於2%的情況下,而自由現金流的3%左右的收益率卻具有持久的增長動力。
( 10745.2748 , 157.46 , 1.49% )
上周有跡象表明,在四大首席執行官挺過了國會的嚴厲聽證會,並公佈了喜人的業績後,一些不願妥協的投資者也開始買入股票,直呼“真香”了。
科技股強勁的支撐依然存在,除非債券收益率飆升或經濟出現加速增長,未來是否將迎來又一輪持續上漲,目前誰都不清楚。
責任編輯:楊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