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歐元兌美元強勁升值,經濟復甦法寶其實很簡單
來源:Wind
7月27日,歐元兌美元強勁升值,一度頂破1.17關口,刷新2018年9月28日以來高點至1.1725。
歐盟7月PMI數據已經創25個月來最高水平,事實證明,僅僅是無限量的QE對經濟沒有任何好處,抗擊疫情需要尊重科學,控制住疫情,才是經濟復甦的關鍵。
歐元兌美元強勢升值
伴隨著歐盟經濟好於美國的強烈預期,以及關鍵數據的發布。近一段時間,歐元兌美元升值明顯,歐元兌美元突破自突破3月9日高點後,一路迅捷上攻,7月27日,匯價突破1.17關口創出新高,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Karen Jones認為該貨幣對的目標在2018年9月高點1.1833。
本週將公佈歐元區和美國二季度GDP數據,美聯儲還將公佈利率決議,從目前的市場預期來了,歐元後市有進一步上漲機會。
根據IMF的數據,自1992年以來,除了2008年之外,美國的表現都好於歐元區。儘管歐元區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實現了經濟增長,美國經濟出現了收縮,但2009年美國2.5%的萎縮幅度遠低於歐元區4.5%的萎縮幅度。
嚴格而有效的隔離政策決定了,歐元區第二季度的萎縮幅度將超過美國,這一點將在本周公布的GDP數據中體現出來。根據相關調查,歐元區第二季度經濟可能收縮了12%,預計美國收縮了約10%。但率先發布的PMIs數據已經表明,歐洲的經濟復甦速度更快,其領先優勢最近有所擴大。
歐元區經濟強勢反彈
7月24日公佈的初步數據顯示,7月歐元區製造業PMI 重回榮枯線上方,為2月以來首次,創兩年新高。今年7月,歐元區製造業PMI初值錄得51.1,高於預期的50.1,前值47.4,創25個月來最高水平,經濟表現出強勢反彈。上個月,歐元區經濟已初現復甦跡象,製造業PMI由5月的39.4升至47.4,7月一舉突破榮枯線,表明經濟活動2月份以來首次出現明顯擴張趨勢。
而美國的數據低於預期,尤其是服務業。美國的服務業在經濟中所佔比重遠遠超過製造業。美國的失業金支撐了近幾個月失業民眾的收入和支出。
( 24.14 , -0.21 , -0.86% )
歐元區經驗:經濟刺激+穩妥防控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和停擺的經濟,歐盟想到的狠招就是砸錢刺激經濟。當然,歐盟的抗疫工作也比較靠譜。
今年3月中旬,為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帶來的衝擊,歐央行宣布啟動7500億歐元的緊急購買計劃,該計劃包括購買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的資產。
5月27日,歐盟委員會終於通過了抗疫復甦法案“復興基金計劃”,規模同樣為7500億歐元。
暨歐盟委員會7500億刺激禮包之後,歐央行也發力了。6月5日歐洲央行追加6000億歐元,甚至比外界預期的還多了1000億歐元。
據預測,今年歐元區各國政府的預算赤字與GDP之比平均將上升至8%,幅度遠甚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水平。
在救助之初,很多歐盟國家並不願意集體發債,歐盟內部一些國家知道,一些“兄弟”國際經濟薄弱,一旦發債就有可能還不上了,連累其他人。著名的“節儉四國”奧地利、瑞典、丹麥和荷蘭就是強烈的反對者。他們歷來反對歐盟撥款給幾個南歐國家,主張“要錢可以,不能給,只能藉!”
德國、法國領導人5月就曾表示支持。以往歷來不同意發現債券的德國,居然破天荒同意歐盟打開債務大門。德國和法國這次居然共同提議歐盟委員會設立價值5000億歐元的回收基金,這被視為一個重大突破。
( 203.02 , 1.55 , 0.77% )
責任編輯:劉玄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