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特朗普正在殺死美元
日期
2020-07-07
2020年07月06日19:36 新浪財經-自媒體綜合
 

保羅·沃爾克的棺材板蓋不住了

  來源|功夫財經

  作者|財主家的餘糧

  2010年2月2日,美國參議院就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金融監管法案聽證會上,有議員質疑曾擔任過美聯儲主席、並在全世界贏得巨大聲譽的沃爾克,說他提議加強金融監管法規是過時之舉,當時已83歲的沃爾克毫不客氣的回敬對方:

  “我在此想明確地告訴你,如果銀行機構仍靠納稅人的錢提供保護,繼續隨意投機的話,危機還是會發生的。我老了,恐怕活不到危機捲土重來的那一天,但我的靈魂會回來纏住你們不放!”

  現在看來,這句話簡直是神準的預言了自己的壽命、預言了美股2020年的危機,更預言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沃爾克規則》的宿命:

2019年12月8日,沃爾克在美國去世,享年92歲;

2020年2月底,沃爾克死後僅3個月,新冠疫情影響之下,美股開始暴跌,危機拉開大幕;

更絕的是,又過了3個多月,沃爾克終生為其信譽而奮鬥的美聯儲,在2020年6月25日,與多家監管機構一起正式宣布,他們已經投票通過修改已執行六年的《沃爾克規則》,放鬆銀行對於風險投資基金等方面的交易限制,新規將於10月1日起生效;

……

  沃爾克被譽為歷史上“最重要的美聯儲主席”,看來,我們也只能期待著沃爾克的靈魂回來,纏住他曾為之獻身而現在卻明確宣稱將執行無限QE的美聯儲了。

 

  不管是2018年美國國會廢除地標性銀行監管法案《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諸多核心內容(該法案的核心,是確保不出現“大而不倒”的銀行,同時讓銀行遠離2008年金融危機前不斷累加的高風險行為),還是現在美聯儲宣布修改《沃爾克規則》(允許銀行增加對參與風險投資基金),其核心其實都只有一個:

  放鬆對大型商業銀行混業經營的限制!

  銀行與券商的相愛相殺

  這兩天,中國證監會將給大型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但關於商業銀行是否能開展混業經營,這可真是個老問題,在美國,老得都有上百歲了!

 

  ▲證監會回應“向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傳聞

  一直到1929年的世紀大蕭條爆發之前,美國一直都盛行市場經濟不需要監管的理念,只要你有資金,想幹什麼業務就乾什麼業務,這是混業經營時代。

  不過,美國經濟成型之後,幾乎每隔10年左右就要爆發一次經濟危機,而每一輪危機背後,都有銀行或信託機構拿著儲戶的錢上場賭博的事兒被曝出……很多時候,就是因為這些機構賭博賭輸了才引發金融危機,然後演變成經濟危機。

  1929年美國股市暴跌,之後爆發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當時的美國總統胡佛想到,可以把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經營業務分開,這樣就可以避免銀行拿著儲戶的錢去賭博。

  這個想法,在羅斯福時代得以實現。1933年6月,《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得以通過,其條款明顯帶有“懲罰銀行”的意義,美國不僅要求金融機構將證券經紀業務與銀行業務分開,而且還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

  美國金融業的分業經營製度就此確立。

  經濟危機,混業是罪魁禍首?

  然而,美國的銀行並沒有因此而更加安全。

  發放貸款也同樣存在大量風險,而且隨著美國金融業發展,發行債券和IPO融資成為主要融資方式,貸款業務已經越來越萎縮。

  1983年國際債券發行的規模首次超過了全球銀行貸款,這意味著,依賴於傳統的攬儲放貸的傳統銀行幾乎要活不下去了,很多大銀行的經營變得油水寡淡、無利可圖。為了提高利潤,他們不得不選擇以前不曾涉足的市場,如信用市場不發達的拉美……

(23.66, 0.37, 1.59%)

(95, 2.34, 2.53%)

(7.5, 0.65, 9.49%)

  銀行可以下場賭博的結果,就是2000年以後美國金融市場的異常繁榮,發行與房貸相關的證券業務,逐漸成為了美國金融機構的一大塊香餑餑。包括花旗銀行、美國銀行、美聯銀行、華盛頓互惠銀行等多家商業銀行參與其中,賺得不亦樂乎……

(25.49, 0.15, 0.59%)

  於是,混業經營再次成為罪魁禍首。

  正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基礎上,時年已經超過80歲的沃爾克被奧巴馬政府再度聘用。他提出,將銀行自營交易與商業銀行業務分離,即禁止銀行利用參加聯邦存款保險的存款,進行自營交易、投資對沖基金或者私募基金。

(207.36, 9.96, 5.05%)

  也多虧了嚴格執行了《沃爾克規則》,當2020年的疫情危機襲來的時候,美國的幾大銀行的資產負債情況10年來一直都保持在穩健的水平。不僅未受3月份資本市場超級動蕩的影響,反而成為疫情衝擊過後,美國金融體系恢復的基礎。

  實際上,直到現在,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美國銀行等美國主要銀行,其資產負債情況一直都非常健康。

  本輪美股暴跌奇觀的深層次原因

  但是,這一次美國股市暴跌的起因,恰恰也是因為分業經營。

  一方面因為當美國的大型對沖基金在疫情期間遭遇了大量贖回,資產價格波動開始加大;另一方面,對沖基金在具體交易操作中的“對沖”(資產再平衡),也需要他們選擇去拋售股市資產,大量的拋售導致市場產生了流動性危機。

  流動性危機正是商業銀行在市場上出面掃貨的好時機。2008年之前,商業銀行肯定下場買下對沖基金所拋售的資產,或者適時給與對沖基金信貸資源,幫助基金來度過暫時的拋售期,市場危機就會逐漸平息。

  但是,根據《沃爾克規則》的監管要求,所有商業銀行不能對風險基金提供信貸支持,而且因為市場風險增加,銀行需要進行風險管理,降低風險頭寸,也就得減少流動性供給,還會要求對沖基金提供更多的抵押物。這導致拋售從股市進一步蔓延到債券市場、黃金市場……

  拋售引發的資產價格暴跌,引發了進一步的抵押物補充和流動性危機,於是我們就見到2020年3月份美股動輒跌停熔斷的曠世奇觀。

 

  ▲美股三大股指過去100天的走勢

  為了救助美股危機,同時為繞開《沃爾克規則》的要求,美聯儲不得不繞開商業銀行,直接下場買商業票據、購買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甚至直接購買垃圾債。要知道,如果允許商業銀行承擔風險的話,這本來應該是商業銀行幹的活兒。

  美聯儲這麼做,相當於裁判員直接下場踢球。

  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美聯儲和美國眾多金融監管機構才決定修改《沃爾克規則》,允許商業銀行參與風險基金的交易。

  美元地位,正在被終結

  這個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發展,最終總是會走向它的反面。

  混業經營,發展著發展著,就一定會導致銀行過分參與投機、承擔太多市場風險,到最終把自己都給搭進去,變成“大而不能倒”而必須要央行來救助的機構,最終導致監管出台,強行要求“分業經營”。

  分業經營,不允許商業銀行承擔風險,但市場風險並不會消失,發展著發展著,最後會導致市場風險累積到除了銀行之外的某個市場主體身上。當這個市場主體的規模足夠大的時候,它就變成了市場的風險之源——就像2020年3月的大型對沖基金。

  為了救助美國股市,為了救助對沖基金,為了救助全美國的金融系統,美聯儲在3月份悍然宣布實施“無限QE”,並在隨後短短的3個月內,資產負債表從4萬億美元擴張到了7萬億美元,這是美國2008年之前200年所發行所有美元數量的近4倍!

 

  保羅·沃爾克肯定不會想到,在他去世之後僅僅3個月之內,他一生所極力捍衛的美元信譽已快消失殆盡,而他一生所極力反對的金融機構投機行為,現在反而得到美聯儲的鼓勵……

  沃爾克甚至說:“銀行唯一有用的革新就是發明了自動取款機。”他反對對實體經濟沒有任何助益的金融創新,而且一直認為華爾街金融大佬們的貪婪,才是金融危機的真正根源。

  問題是,這個世界上的金融機構,有不貪婪的嗎?

  現在,面對著疫情中受損的美國經濟,美聯儲決定無下限的“量化寬鬆”,美國聯邦政府決定無下限的承擔債務,針對美元作為世界貨幣不負責任和耍無賴行為,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看,這都不是沃爾克所想要的東西。

  沃爾克死不瞑目。

  至於美元,在鮑威爾和特朗普的聯袂表演之下,朝著終結自己充當世界貨幣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郭明煜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