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高級研究員、原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亞洲區主席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表示,他預測的美元大幅貶值的情況可能不久就會發生,而非影影綽綽的遠期事件。
這位經濟學家週一下午在接受採訪時稱:「我確實認為這會更早發生,而非更晚。」
羅奇此番言論符合他最近的看法,這位金融領域專家幾週來一直警告美元將出現史詩級大跌,有可能標誌著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霸主地位終結,而這一事件將波及全球金融市場。
羅奇在上週接受CNBC採訪時也表示,預計美元急劇下跌將在未來一兩年內發生,但強調,美元下跌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這是投資者不應忽略的風險,因為這將對美國金融資產造成負面影響,可能導致通貨膨脹率上升,不利於利率。
他擔心美元大跌可能引發1970年代後期那樣的滯脹危機,當時價格急劇上漲,抑制了經濟的增長。羅奇認為,即使是11月大選後美國領導層更迭也不能帶來太大變化,特別是當立法者試圖用前所未有的刺激措施來對抗新冠病毒危機的經濟影響時。
羅奇週一表示:「在這個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時代,所有事情都以極快的速度發展。」他指出,美國失業率今年年初時還徘徊在3.5%左右的約50年低點,而自從3月份疫情暴發以來,美國經濟已大幅萎縮,數據顯示已有約4,900萬人失業。他還指出,在快速推出史無前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應對舉措後,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已從今年年初的4萬億美元膨脹到7.2萬億美元以上,這些急速變化的例子意味著外匯市場可能也發生同樣快速的改變。
羅奇預計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很快會貶值35%,理由是美國赤字上升而儲蓄不斷下降。
他表示,這樣大規模轉向財政刺激政策將會給國民儲蓄率和經常項目赤字造成衝擊。他此番表態重申了此前接受採訪時以及在彭博新聞於6月14日刊登的專欄文章中發表的評論。
羅奇表示,他最近有關美元的警告引起了讀者和批評人士強烈且情緒化的反應,因為他認為美國正處於歷史上一個特別敏感的時期。
他表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種族動亂、新冠疫情以及激烈的總統大選活動等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反響,這是自他在摩根士丹利撰寫金融評論文章以來從未有過的。
在被問及投資者是否應擔心美元低迷時,羅奇表示,這將不是美元第一次大幅下跌,「是否擔心要看背景」。
羅奇說,如果投資者沒有做好準備,沒有進行對沖,沒有考慮可以利用的一些選擇是什麼,那擔心也許是合理的。他指出,對於外匯投資者來說,歐元(1.1316, 0.0010, 0.09%)可能是美元的替代選擇。他之前曾表示,人民幣(7.0582, -0.0102, -0.14%)可能被認為對投資者越來越有吸引力,但這種觀點取決於中國能否持續推進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正在從嚴重依賴製造業向更注重服務業轉型。
根據FactSet的數據,ICE美元指數(96.6241, -0.0613, -0.06%)過去30天持續走弱,累計下跌2.9%,但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漲幅0.7%。
該指數衡量美元兌歐元、英鎊(1.2530, 0.0018, 0.14%)和日元等一籃子六種其他貨幣的匯率。
美元走軟對資產和股市有影響,包括道瓊斯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大部分債務均以美元計價。此外,大多數跨境融資和國際貿易都以美元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