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美指的行情確實迷惑。
周一晚間,美國公布了5月ISM製造業PMI數據,儘管數據表現不及預期,但好于前值。這是該數據四個月來首次上升,這傳達一個强烈的信號:隨著企業重新開業,因疫情而急劇降溫的製造業活動開始在低迷水平上反彈企穩。
然而,數據出爐後美指不漲反跌;在隨後的一個小時內,美指持續走低。到晚上22:45,美指觸及97.86的低位。
周二,美指進一步下跌至97.75,續刷3月中旬以來新低。從日綫圖看,美元已經連跌7日,其下跌趨勢從5月23日就開始。
因此顯然,昨夜數據無法激起行情浪花是有原因的——主導美元近期走勢的因素不是數據面。
01昨夜的拋售,有三個解釋
金十整理了外媒報道,對于昨晚美指這波异常拋售,其實不外乎三種解釋:
①美國國內局勢觸發了市場對美國資産的拋售。美國國內示威游行活動的蔓延,這一方面對各州重啓經濟進程造成了干擾,也加劇疫情二次爆發的風險。
②受局勢影響,市場擔憂美國國會再度進入“放水”狀態。美國當地時間周一,根據美國國會的信源指出,在過去這個周末裏美國各地的動蕩局面正迫使國會趕在夏季休會前加緊推出性新一輪財政刺激法案。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更是指出,將在下周公布新的經濟方案。
③受非美貨幣的漲勢制約。在美元指數構成中,歐元的權重爲57.6%,英鎊的權重爲11.9%,歐系貨幣的走强,美元指數會被動走弱。在美國爆發抗議活動之際,歐洲多國、日本等國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幷且已經陸續展開重啓經濟和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的進程,經濟復蘇在望。在樂觀情緒推升下,如下圖所示,英鎊、歐元、澳元和紐元兌美元匯率在逐步走高。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高盛(205.93, 6.00, 3.00%)也搖身一邊加入了空頭隊伍。分析師預計全球經濟復蘇將吸引投資者脫離傳統的避險貨幣,因此也已經開始建立美元空頭頭寸。
看到這裏,相信你開始感到困惑:一方面全球經濟復蘇預期增加,樂觀情緒十分濃厚;但另一方面,美國局勢依然動蕩,而國際貿易局勢不確定性也在加劇,避險情緒被激發。在此背景下,被視爲傳統避險貨幣的美元,爲何依然接連走跌呢?
其實,我們可以將問題簡單拆解成兩個方面:1. 當前市場究竟是由樂觀情緒,還是避險情緒主導?2. 市場情緒是否爲影響美元走勢的主導因素?換句話說,避險資金還能否撬動美元?
02 市場情緒:避險,還是逐險?
關于第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參考幾個指標。
①VIX恐慌指數
這個指標一向被視爲衡量市場情緒的重要參考。從芝商所官網我們得知,當前的VIX指數已經自3月的高位大幅下跌,如今徘徊在30下方,即平均水平附近,意味著波動性已經趨于正常化。
②歐元兌瑞郎
衆所周知,瑞郎也是一種典型的避險貨幣,而歐元則是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貿易貨幣。今年大部分時間內,歐元兌瑞郎都在下跌。然而,兩周前歐元兌瑞郎大幅上漲,幷攀升至2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這表明,風險偏好可能發生了大範圍的變化。
③全球股市表現
股市表現無疑是最能直接反映風險情緒的指標了。
3月以來,受經濟刺激手段提振和隨後重啓經濟的預期推動,全球股市强勢反彈,標普500指數已較3月低點反彈超30%,可見看漲情緒十分高漲。
近日美國抗議活動爆發,然而,美股依然堅挺——周一美股全綫低開,但盤中受復工利好影響而拉升,悉數翻紅。
由此上述三個方面可知,儘管當前局勢不確定性增加,但市場的樂觀情緒依然十分濃厚。按照避險貨幣的傳統邏輯,美元下跌也有意料。
03美元還能“避險”嗎?
可能又有人質疑,影響美元走勢的因素千千萬,避險資金的流向可能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更何况,在美聯儲大放水後,美元的避
險屬性可能已經弱化。
這個觀點幷不是少見,事實上,這代表一類人的疑問:避險資金還能撬動美元嗎?也即我們的第二個問題。
關于這個方面,金十在上周的報道或者能給予我們一些啓發。
Seekingalpha的分析師Andrew Hecht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由于美聯儲和全球其它央行都在使用一個擴大化的貨幣工具箱,沿著收益率曲綫壓低利率,因此美元指數很可能已經無法反映市場的真實多空情緒。
美國政府限制美元幷不令人意外,因爲特朗普政府對美元兌其他世界貨幣貶值的意願一直都非常透明,直到最近才有所改變。美國總統和財政部長在過去三年半中都主張美元貶值,以支持美國出口的競爭力,幷將其作爲貿易談判的工具。
美聯儲3月以來的祭出不少超寬鬆刺激手段,包括擴大QE等。有分析指出,如果持續向市場注入超過市場參與者所願意接受的美元,美元將會貶值,最終使美元丟失避險屬性和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
這一點,在美聯儲剛剛宣布重啓QE大放水的時候,很多經濟學家就已經大發警告。
撇開當前寬鬆周期,事實上,美元的避險功能一直以來都遭受質疑。這是因爲,歷史上重大風險事件發生時,VIX恐慌指數出現飈升,同爲避險貨幣的日元和瑞郎都出現上漲行情,但美元很多情况下都不漲反跌。
由此可見,美元指數的避險屬性可能已大大弱化。換句話說,就算當前避險情緒占據上風,美元也未必如多頭願而穩步上漲。
另外,當立足于一個更長的時間維度,我們可以發現,今年以來相比于日元和瑞郎等避險貨幣,美元波動性更大(受美聯儲QE等非常規貨幣政策影響)。這麽反復的表現,意味著持有美元本身就面臨極大的風險,這似乎本來就有悖于避險貨幣的本質。
最後,儘管美指的走勢似乎難以把握,但一個邏輯是始終不變的:美元下跌將利好以美元計價的資産價格,黃金和原油多頭可能有機會了。
責任編輯:郭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