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不要對抗美聯儲"?投資者應警惕市場情緒與實體經濟的分歧
日期
2020-04-20
北京新浪網 (2020-04-19 04:08)
 
日期:4月19日消息,過去幾週的情況表明,金融市場情緒與實際經濟狀況之間存在嚴重分歧。

  以美國聯準會為首的各國央行,已動用了一系列手段,旨在阻止由冠狀病毒導致的經濟衰退引發全球金融體系的更大範圍的債務清算。美國聯準會甚至承諾購買風險更高的信貸,幫助減輕那些在經濟繁榮時期過度借貸的企業及其所有者(如私募股權公司)的痛苦。

  對華爾街來說,這些行動表明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股市也隨之上漲。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最近表示,它將效仿發達市場的央行,「購買它們正在購買的資產,以及與之相匹配的資產」。

  在過去的幾週裡,類似的預測在投資機構中迴響,促使分析師上調了對未來一年股指的預測。普遍觀點認為,與各國央行對抗是徒勞的,企業盈利將在經歷了痛苦的2020年之後,將於2021年恢復。

  與此同時,實體經濟正在惡化。僅在過去一個月,美國申請失業保險的人數就超過了2200萬,實際上抹去了過去10年創造的所有就業崗位。美國3月份零售額和工業產值雙雙大幅下滑。那些呆在家裡的消費者,即使沒有失去工作,也會面臨減薪,他們已經停止了食品以外的消費。這表明,經濟損失尚未見頂。

  許多人擔心,通膨將是激進刺激措施的最終結果。但近期的危險是通貨緊縮,美國聯準會褐皮書稱,經濟前景「暗示平均價格承受進一步下行壓力」。這一數據與石油價格的急劇下跌相呼應,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供應削減協議未能扭轉這一局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2021年經濟增長率將反彈至5.8%,這一預測可能會讓投資者感到欣慰。但這是基於以下幾個假設:病毒不會出現第二波或第三波爆發;經濟活動將在未來幾個月恢復;全球財政和貨幣刺激將為下一個商業週期奠定基礎。

  但IMF預測,即便明年全球經濟復甦,到2020年和2021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累計損失也將達到9兆美元,預計主要西方經濟體最終將減少5%左右。BCA Research的分析師預計,隨著各國央行「維持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未來幾年通膨壓力將減弱。BCA表示,這些流動性的注入「應會在市盈率上升的情況下,大幅推高股價」。

  因此,投資者需要評估,金融市場與整體經濟狀況之間的分歧,是否意味著對央行和政府的支持抱有太多信心。官方回應的規模突顯出,在10年來通過提高槓桿來提高回報率之後,金融體系變得多麼脆弱。最終,政策制定者不太可能阻止導致信貸市場進一步動盪的違約和評級下調浪潮。一段時間的通貨緊縮將加劇負債纍纍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因為它們的借款的實際價值增加,而現金流卻面臨壓力。

  G+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莉娜•科米列娃(Lena Komileva)表示,下一階段的破壞「可能會延長實體經濟去槓桿化和金融資本修復的痛苦,此前10年,實體經濟一直處於低生產率、低殖利率和高槓桿的狀態」。

  儘管華爾街的歡呼聲不絕於耳,但市場發出的內部信號並不完全令人欣慰。金融類股明顯落後於醫療類股,反映出市場對經濟的擔憂。除去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Amazon)——本週該公司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在非必需消費品領域的表現,其股價今年迄今已下跌14%。

  市場情緒往往遠高於現實。在這個關頭,股票和信貸的整體表現表明,許多公司的銷售和利潤的長期趨勢將保持不變。危險在於,這場大流行引發的衰退和席捲實體經濟的陣痛,尚未真正考驗一個槓桿化的金融體系。因此,美國聯準會採取了迅速而空前的行動。

  但僅靠這些是無法修補經濟漏洞的。正如科米列娃所言:「美國聯準會廉價槓桿的措施助長了資本市場逢低吸納的行為,但這並不等於實體經濟的盈利能力或就業崗位的創造。」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