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球救市行動失敗怎麼辦?大摩給出3條備用指南來源:金十數據
隨著疫情迅速蔓延,昨日今晨,全球央行、政客紛紛表態。其中,澳洲聯儲率先打響降息第一炮,意外地將利率從0.75%下調25個基點至0.50%,創紀錄新低。該央行還表示,此次決定是對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應對措施,已準備好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
更值得關注的是,今日20:00,美國財長努欽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牽頭召開G7財長和央行行長的電話會議,共商對策應對新冠疫情,屆時可能出現市場波動。
當前的“救市”舉措不僅範圍廣,且力度也是不容忽視的。但有分析認為,倘若風險持續,這些舉措或僅能令市場短暫喘息,未來可能還有更大的風險,屆時投資者該如何對沖呢?
摩根士丹利的量化衍生品策略師團隊列舉了三種成本最低的,可應對經濟增長進一步下行的對沖方式。
第一,相對於美國市場,亞洲股指隱含波動率較低,且跌幅不算太大。
近期各大市場波動率主要有三個特點:
第一,眾多指數的隱含波動率較前5年增加5個標準差。第二,由於高位修正,標普500指數隱含波動率相關性已經升自2018年2月以來最高位。第三,隱含波動率變化符合最近交易量異常飆升的情況。
由此得知,標普500指數存在較高的波動率。另外,由於美股主要為流動性、高質量股票資產,容易對不確定性和風險溢價產生較大反應,因此定價波動劇烈。
而相比之下,亞洲和歐洲股市波動更加溫和,且價格更加便宜。
第二,美股中,多頭頭寸扎堆科技股。若對沖基金拋售,恐風險會繼續。
此前分析認為,對沖基金近期的槓桿交易規模達到紀錄高位,隨著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進一步下降,股票盈利或將受到衝擊,預計可能會存在大量多頭頭寸平倉的風險。
在此情況下,大摩認為,相比大盤指數指數,投資某個板塊或者個股風險更低。
第三,若不確定性升級,防禦性股票或受拖累。
上周大市崩盤,防禦性股票跑贏大市,而且隱含波動率也維持低位。但大摩認為,若不確定性升級,與疫情高度相關的股票恐繼續遭到拋售,防禦性股票價格可能也會隨之走低。
綜上所言,大摩針對不同投資者給出了建議。
針對仍有意想用標普500指數對沖的投資者,大摩建議可以購買SPX 2900/2700 4月看跌價差,並通過賣出3125看漲期權來完全抵消成本。這可以在標普出現2.6%-6.7%的跌幅時提供對沖,但前提是需要放棄超過5%的上漲空間。
針對那些不想為複雜的衍生品煩惱的投資者,可以選擇簡單的方式:投資黃金。
作為對沖風險工具,儘管黃金上週表現不佳,但因為上行趨勢仍然陡峭,且存在較大的看漲利差,黃金在高波動率的環境下仍維持較強吸引力。
針對那些偏愛美國資產的投資者,大摩建議應該持有相對便宜的納指、納指ETF對沖,或者採用防禦性板塊股對沖,而非用目前波動率漲幅最大的周期股和金融股。
責任編輯:郭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