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ETF將導致市場崩盤?來自大空頭麥克-貝利的看法
日期
2020-02-04

來源丨articles2.marketrealist.com   作者丨MOHIT OBEROI, CFA    翻譯整理: ETFmap

 

傳奇對沖基金經理麥克‧貝利(Michael Burry)是奧斯卡獲獎電影《大空頭》中的主角。他曾成功預言2008年次信貸危機和美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做空抵押貸款證券而名利雙收。本期為您帶來麥克‧貝利的新預測。

 

麥克‧貝利認為,由於大量資金流入指數基金,危機正在形成。他預見著一場由被動投資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導致的市場崩盤。

過去幾年,流入被動投資策略的資金流量激增。這一變化部分是由於這些資金成本較低所致。而許多活躍基金經理的表現落後於大盤的事實也進一步增加了被動投資的吸引力。

 

最近,市場崩盤的可能性令投資者感到不安。本月是雷曼兄弟破產的11週年。去年,一些觀察人士預測貿易摩擦將導致市場崩盤。雖然在

升級中出現小幅拋售,但它還沒有像我們在2008年所看到的那樣構成結構性或大規模的威脅。殖利率曲線的反轉也被視為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和市場崩盤的前兆。

對於投資者而言,由於

而即將發生的市場崩盤的說法一再重複,令人審美疲勞。 現在,在上一次金融危機中正確對抗擔保債務憑證(CDO)的麥克‧貝利為可能導致市場崩潰的問題增添了一些新意。

對於一些些不熟悉貝利的人來說,暢銷書《大賣空:預見史上最大金融浩劫之投資英雄傳》和改編電影《大空頭》中皆描述了貝利對CDO的賭注。 2004年貝利意識到房地產市場的問題,開始暗自進行他的房市大賣空,但在2007年次貸風暴發生前,他受到投資人與投資銀行強烈質疑。直到2007年貝利預測的次貸風暴終於爆發,他卻成功賺進超過一億美金。

在9月4日接受彭博新聞採訪時,貝利表達了他對市場崩盤的看法。

他認為大量資金流入指數基金的風險與2008年危機前的CDO如出一轍。 根據彭博社的說法,貝利表示:「簡單的論文和模型讓人們進入相關行業,因素,指數或ETF以及模仿這些策略的共同基金——這些都不需要發現真正價格所需的安全級別分析。」他還表示,「這非常類似於金融危機之前合成資產支持CDO的泡沫。」貝利對投資者另有警告:「像大多數泡沫一樣,它持續的時間越長,崩潰就越嚴重。」

 

這裡的基本問題是為什麼ETF越來越受歡迎。 答案歸結為兩個因素。首先,許多活躍的基金經理未能跑贏市場。考慮到相對較高的資產管理費用,他們的表現看起來更為慘淡。 另一方面,ETF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提供複製其基礎指數的表現。

甚至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RKB)今年的表現也遠遠不及標準普爾500指數(SPY)。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一次採訪中,沃倫巴菲特主席表示,該公司的回報可能不會比標準普爾500指數多。伯克希爾一直持有大量現金。 許多人認為這是巴菲特看到市場崩盤的跡象。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持有Apple(AAPL)和亞馬遜(AMZN)等股票。 巴菲特過去也曾涉足過IBM(IBM)和甲骨文(ORCL)等科技股。

 

貝利的預測會對投資者造成困擾嗎? 在CDO泡沫爆發之前,沒有人真正認真考量過他的見解。 我們現在應該這樣做嗎?

在過去十年中,ETF的持股量已經膨脹,使其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但正如貝利指出的那樣,大量資金在沒有價格發現的情況下被分配去不同證券。 無論好壞,這就是ETF的結構。市場處於長期牛市中,一切都將很好,但在重大拋售中,ETF拋售可能會引發流動性較低的股票出現問題。ETF拋售可能加劇市場崩盤。

與此同時,今年市場一直強勁。 今年迄今,蘋果、亞馬遜、甲骨文和IBM分別增長34.2%、19.9%、18.8%和24.2%。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