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初以來,原油交易員愈發看好油價前景,由於貿易摩擦趨緩,消除了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沙特及其盟友在OPEC 產油國會議上決定加大減產幅度,則很可能加快了市場人氣向樂觀的轉變。
不過減產帶來的是次級影響。油價上升主要是由市場對明年全球貿易和經濟前景的樂觀看法增強所推動。
美國、中國、印度與德國的製造業調查和工業生產數據都開始呈現初步跡象,表明近期的全球增長與貿易放緩可能即將觸底反彈。
在美國,美聯儲自年中以來已三度降息,總計調降75個基點,試圖延續當前的擴張勢頭。印度政府也宣布推出刺激方案,鼓勵銀行增加放貸以重振經濟。連德國也開始討論利用財政政策進一步刺激增長。
隨著美國將進入總統大選年,特朗普政府的焦點將從貿易戰轉向刺激經濟、加速增長以及提升就業與薪資。
在全球各地紛紛推出財政與貨幣刺激、選舉週期進入大力支持增長階段的情況下,原油交易商正押註明年石油消費料有更快速的成長。
增持原油
自10月15日以來,對沖基金和其他資產管理公司已經購買了相當於近3.2億桶的原油期貨和期權。
早在OPEC 本月初宣布決定加大減產力度之前,買盤就已經開始,與美國股市漲勢相吻合。這個情況凸顯出油價上漲主要與消費前景改善有關,而非減產預期。因此,儘管圍繞OPEC 明年是否能夠真正消除市場中的過剩原油仍存在疑慮,但油價會持續上漲。
近月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已經較10月初的近期低點上漲逾13%(每桶7.50美元)。同期美國標普500指數上漲近10%。布倫特六個月逆價差已從每桶2.00美元升至3.60美元。該指標或許能更準確地衡量預期的市場收緊情況。
原油期貨價格不斷上漲,是在押注整個2020年全球經濟可能將以更快速度繼續擴張。
石油消費增長現在嚴重偏向於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和印度。油價不斷上漲是在押註明年其中一國,或者兩國經濟都會經歷週期性上漲。
1999年情景重現
如果交易員的預期最終證明沒錯的話,消費增長持續且不斷加速,同時沙特及其他OPEC 產油國繼續限產,則可能創造出類似於1999/2000年的油價週期性上漲環境。
( 4.06 , 0.00 , 0.00% )
結果導致明顯的逆價差,油價在整個1999年大漲,一直持續到2000年第一季。同樣情況重演的預期在2019年1-4月大幅推高油價;交易員現正再次押注2020年也出現類似結果。
如果油價上漲過快,沙特將承受來自美國白宮的壓力,恐需通過增加產量來抑製油價。
布倫特原油若高於每桶75美元,有可能像2018年那樣,引起美國總統發推文關注。然而,在這段期間,交易員正押注油價在引發政治關注前,還有一些上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