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圖表家
在債務不斷走高,槓桿率持續上行的當下,一旦經濟逆風出現,將造成十分巨大的災難性影響。
數十億BBB評級的投資債券正面臨降級風險,從歷史來看,由於垃圾債券飆升所引發市場危機的情況並不令人意外。事實上,早在去年5月時,美國一些頂級銀行家便預言過,清算日即將到來。
格林希爾公司重組業務聯席主管Neil Augustine表示:
「即使市場沒有出現衰退和信貸調整,只要債務規模不斷擴大,違約是早晚會出現的事。」
高盛前合夥人、現任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Robert Kaplan對企業債務水平飆升發出了最嚴厲的警告:
「如果債券信用評級下調,可能會導致信貸息差擴大,從而引發快速收緊的金融狀況。」
數據顯示,隨著企業債務達到創紀錄水平,BBB債務在過去10年增加了兩倍,槓桿貸款以及BB和B級債務也大幅增長。這使得金融市場變得越來越脆弱。
Robert Kaplan表示,若債務下降,當前企業債務佔GDP比例回歸正常,經濟也將不可避免的出現衰退。若債務繼續增長,垃圾債券數額的不斷走高也將產生極大危險。歸根到底,在當前債務高企的情況下,無論債務繼續擴大還是收縮,均將對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Robert Kaplan認為:
「2008-2009年的問題在於貸款機構的槓桿率過高。目前,市場面臨的問題是,借款人的槓桿率很高。如果出現經濟下滑,經濟增長放緩,這意味著債務規模可能會繼續擴大。違約一旦發生,其造成的影響將通過高槓桿率擴大。」
事實上,一旦美國最終進入衰退——美國聯準會拒絕介入並推高資本市場,不再推遲泡沫的破裂——隨著評級下調雪崩的開始,經濟將迎來災難。
可事實卻十分令人不解,2019年經濟的發展已經讓高盛也感到意外。截至第三季度末的數據表明,投資級債券和高殖利率債券的淨槓桿率中值已恢復上行軌跡,創下高殖利率債券的新高,並接近投資級債券在上世紀90年代末達到的峰值。與前幾次危機不同,這種再槓桿在本質上基本上是被動的,是受到多數行業盈利能力疲弱的推動。
隨著整體企業槓桿率接近創紀錄水平,大多數發行人推遲了去槓桿化計畫。這使得槓桿率有進一步上行的趨勢。
由於幾乎沒有企業因為背負越來越多的債務而受到懲罰,企業對發行更多債務沒有任何疑慮,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過去兩年幾乎沒有人去槓桿化。
可一旦歷史上最漫長的經濟擴張結束,美國經濟最終逆轉,評級機構開始醒悟,開始集體下調企業評級,那就是首席財務官和財務主管們將竭盡所能降低槓桿率的時候。但,到了那時,一切均將為時已晚。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