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日本央行公佈了7月利率決議及經濟展望。如市場預期,日本央行按兵不動,並下調了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和通膨預期。
決議一出,美元對日元短線走低後反彈。分析師認為,鑑於市場已為美國聯準會降息計價,日元短期料將不會飆升。中長期而言,由於其避險性質,日元升值動力不減。
下調2019年GDP增速和通膨預期
在利率決議方面,日央行維持利率在-0.1%不變,維持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在0附近不變,維持資產購買規模在80萬億日元不變,符合市場預期。
決議還維持利率前瞻指引不變,稱「考慮到海外經濟及計畫推行的增加消費稅給日本經濟活動和物價帶來的不確定性,將維持目前極低的短期和長期利率至少至2020年春季左右」。
決議同時表示,在經濟活動和物價,尤其是海外經濟體面臨下行風險的情況下,日央行將不會猶豫採取額外的寬鬆措施。
此前,市場就廣泛預期日本央行在本次利率決議中將按兵不動,觀望並評估美國聯準會政策決定的影響。
在同時發佈的季度經濟展望報告中,日本央行將2019財年的GDP增速預期從0.8%下調至0.7%,將通膨預期從1.1%下調至1%;維持2020財年GDP增速預期在0.9%不變;將2021年GDP增速預期從1.2%下調至1.1%,將核心通膨預期維持在1.6%不變。
日央行指出,經濟和物價風險趨於下行,海外經濟的下行風險可能持續;日本經濟可能持續擴張趨勢,有持續動能達到物價目標2%,但動能不夠強勁,通膨正漸進式趨近2%,中期、長期通膨預期基本不變。
具體而言,在日央行看來,日本經濟活動主要面臨四個風險:海外經濟體發展、增收消費稅影響、企業和家庭的中期和長期增長預期同時面臨上行和下行的可能性,以及對中長期財政可持續性的信心下滑。
上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發佈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WEO)中下調了日本2019年和2020年增速預期各0.1個百分點至0.9%和0.4%。
IMF稱,日本一季度公佈的強勁GDP數據反映了庫存積累和因為進口大幅減少帶來的淨出口的巨大貢獻,掩蓋了低迷的潛在增長勢頭,2020年增速預計將降至0.4%。
不過,IMF也指出,財政措施預計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日本2019年10月起即將上調消費稅導致的增長波動。
展望未來,高盛認為,日央行將繼續在貨幣政策方面採取觀望戰術,畢竟可供日央行選擇的額外寬鬆工具有限。
富國銀行也表示,日央行在短期內將不會有重大政策調整,因為儘管日本通膨仍遠低於2%的通膨目標,但經濟層面也出現了部分積極的跡象,包括2013年以來就業人口比例持續上升。
日元短期飆升可能性不大
在利率決議和季度經濟展望報告公佈後,美元對日元短線走低。截至昨日午間第一財經記者截稿時,美元對日元跌至108.65。此前,美元對日元持續守在近三週高位附近,交投於108.90附近。
道明銀行29日的持倉報告顯示,投資者在該行新建的美元對日元多頭倉位入場點位在108.69,目標位為110.00,止損點設在107.50。
分析師建議投資者在本週做多美元對日元,因日元將會受到美國聯準會及美債收益率變化的最大影響。此外,日央行也可能會對強勢日元產生打壓,增加日元逆風因素,109是美元對日元頭肩頂頸線位置,而反彈至110關口時漲勢將會衰減。
SMBC日興證券首席經濟分析師牧野潤一則表示,市場已消化了美國聯準會100%降息的可能性,因此美國聯準會本週稍晚的利率決議不太可能引發日元飆升。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零售銀行投資策略主管吳晶晶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稱,日央行2019年或繼續維持現行政策不變。「隨著G10國家央行紛紛轉向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相比之下,日央行『鴿派』程度不足。」她說道,「如果美國聯準會進行相對激進的降息,日央行或跟隨改變現行政策。這也是近期美元對日元匯率走出雙頂的原因之一。」
不過,她稱,年中市場波動加劇等情況均可能提振短期日元避險需求。中期而言,日元實際有效匯率偏低,日本經常賬戶盈餘充足,日央行資產負債表擴展速度緩慢,美日國債利差收窄,日本資產儲備規模增加等因素均可能導致日元走強。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