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印度央行新行長首次接受媒體採訪:貨幣政策立場將取決於數據
印度央行行長達斯(Shaktikanta Das)週一表示,政策制定者實際上實施了比今年三次降息所顯示的更為寬鬆的政策,這表明他們對未來的行動持更為謹慎的立場。
達斯在採訪中表示,他看到了增長復甦的跡象,未來的政策行動將取決於將公佈的經濟數據。他表示,央行在6月份轉向寬鬆立場本身就相當於降息25個基點。自2月以來,印度央行共降息75個基點。這是他七個月前上任以來的首次媒體採訪。

達斯表示,「實際上,如果考慮上政策立場的變化,降息幅度為100個基點,寬鬆立場將取決於未來公佈的數據。通膨數據如何以及增長數字如何。主要是通膨看起來如何。」該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將於8月5日開始舉行下一次會議。
在達斯發表上述言論後,印度主權債券週一下跌,印度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結束了連續三週的上漲,躍升8個基點,至6.44%。盧比兌美元小幅走低。
荷蘭國際集團(ING Bank NV)駐新加坡經濟學家Prakash Sakpal表示:「這些進一步表明,印度央行的寬鬆週期已接近尾聲。我認為降息75個基點就足以刺激經濟。」
印度央行是今年迄今行動最為積極的亞洲央行,在通膨低迷之際放鬆了政策以支持增長。貿易緊張局勢為全球前景蒙上陰影,已經促使從澳大利亞到韓國的政策制定者加入鴿派陣營。
「與此同時,我們也確保了金融系統中的流動性,」達斯說,現在需要確保國內需求復甦,並表示季風的改善、油價下跌以及國內信貸危機緩解是積極的。
消費下降拖累印度2019年第一季度GDP增速達到5.8%的五年低點,這意味著印度失去了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的頭銜。隨後,印度央行6月份將本財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4月份的7.2%下調至7%。
「我不想具體說明這將持續多久,」達斯說,他指的是目前的放緩。「今天的印度比大多數主要經濟體都要好得多,印度有一定的內在韌性,而且跡象看起來很好。」
至於通膨,達斯表示,核心通膨的下降一方面可以看作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需求的放緩。「因此,我不想做出定性的判斷。基於確鑿的數字,我們才會採取行動。」
這位行長表示,僅央行無法推動經濟發展,需要進行更多改革,各利益相關方在應對經濟放緩方面可發揮作用。
達斯表示,不能用財政手段來解決長期增長問題。他表示,印度需要進行結構性改革,創造有利的商業環境,並採取措施改善農業領域的供應鏈,以增強經濟競爭力。

Capital Economics Ltd.和Edelweiss Securities Pvt.的經濟學家認為,考慮到通膨率仍低於央行目標的4%,且GDP數據令人失望,達斯的言論不足以排除8月份再次降息的可能性。
全球經濟普遍放緩,對印度貨幣也產生了影響,也可能損害印度的增長前景。
達斯表示,短期內印度不會像其他經濟體更多地受到全球價值鏈的影響而受到嚴重傷害。但如果這些緊張局勢持續下去,它們將對印度產生不利影響,特別是對其出口產生不利影響,6月份出口數據在九個月以來首次出現萎縮。
出口下降的時機非常糟糕。美國聯準會即將降息的預期推動盧比走升。達斯說,如果美國當局採取措施削弱美元,就會產生連鎖反應。
責任編輯:張玉潔 SF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