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佈的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上已經看不見印度與瑞士的蹤影,但又有新成員前來報導。
5月28日週二,美國財政部公佈半年度匯率政策報告稱,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均未操縱貨幣匯率,但將9個國家加入觀察名單,其中新上榜的五個國家中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越南。
美國財政部評估一個國家是否在操縱其匯率的三個標準包括:經常賬戶盈餘對GDP佔比、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至少為200億美元,以及反覆干預外匯市場。在三個標準中,符合其中兩項的國家即進入觀察名單。
報告指出,新加坡的上榜理由正是因為其經常賬戶盈餘巨大,2018年經常賬戶盈餘佔GDP比例達到17.9%,為世界上佔比最高的國家之一。美國財政部預計,新加坡去年淨購買外匯至少17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4.6%。
美方認為,雖然新加坡的巨額經常賬戶盈餘由某些結構性因素導致,但新加坡應該進行改革,降低高儲蓄率,促進較低的國內消費,並努力確保其實際匯率與經濟基本面相符,借此才能收窄其長期龐大的外部盈餘。
對於此次上榜,新加坡金管局回應稱,未涉及操縱匯率;未操縱貨幣以獲得出口利益;新加坡的政策旨在確保中期物價穩定;刻意弱化新加坡元將導致通貨膨脹上升。
馬來西亞方面,美國財政部針對的則是其與美國之間自2015年以來所保持的巨大雙邊貿易順差——去年的數字為270億美元,超出標準。
但報告也注意到,由於消費和投資的增加,馬來西亞的經常賬戶盈餘在過去十年內大幅收窄,2018年佔GDP比重已經降至2.1%。
與此同時,在過去幾年中,美方認為馬來西亞央行對其外匯市場進行了雙向干預,並預計其為了避免林吉特貶值,在去年賣出了相當於GDP 3.1%的外匯。
對此,馬央行的回應則是,該國支持自由和公平的貿易,林吉特匯率由市場決定,並不依賴於出口競爭力,馬來西亞在匯率上沒有出現不公平的做法。另外,被列入美國財政部的觀察名單對該國經濟沒有影響。
至於越南,這是一個十分接近“三槍全中”的國家。
報告顯示,過去十年間,越南對美國的商品貿易順差一直在不斷上升,到2018年已經達到400億美元。與此同時,其經常賬戶餘額也一路走高,在截至2018年6月的4個季度裡,經常賬戶盈餘佔GDP之比已超過5%。
再看外匯,美國財政部表示,越南盾兌美元實際上仍受到嚴密管理,因此,外匯干預已經成為經常且雙向的、維持越南盾與美元緊密掛鉤的手段。
報告稱,越南當局已令人信服地向美國財政部表示,2018年,越南淨購買外匯相當於GDP的1.7%,上述購買行為不僅是在外儲仍低於標準充盈指標的情況下進行的,越南更是擁有重建外儲的合理理由。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開通華爾街見聞金卡會員,馬上領取2019全球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