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元指數一度升至近兩年高位。 美元指數是否會突破100? 目前,這成為市場買方機構關注的焦點。
「警惕」美元指數上沖
2019年開年以來,美元指數徘徊在95以上,並在5月23日一度攀升至近兩年高位98.38。 同一個交易日內,美油、布油一度雙雙刷新六個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當日,美國PMI 資料發佈後,不及預期,美元指數回落。 截至5月24日收盤,美元指數已回落至97.60。
值得注意的是,有基金經理給出了美元指數存在「破百」的可能性,上一次破百是在2017年1月份。
香港某券商資管機構基金經理王龍表示,如果美元指數有效突破98.34,技術上可能迎來新一輪上漲。 如果美元指數上沖至100,則需要警惕對新興市場的波及面。
他進一步分析稱,美元指數與多類資產價格呈負相關。 比如,與銅、石油等大宗商品的負相關性達到70%以上。 此外,與新興市場股債市場顯著負相關,美元指數快速上漲可能引發流動性快速抽離新興市場。
不同預測:美元走勢前高後低
有香港買方機構對美元指數走勢持不同判斷。
聯博香港(AllianceBerstein)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紀沫表示,「美元指數攀升到100的概率比較低。 」
她解釋稱,雖然英鎊等其他貨幣的弱勢會相對推高美元。 但是今年美元走勢是前高後低,完全依賴美國經濟今年的增長路徑也是前高後低。
「首先貨幣都是相對的。 其次美元從年初到現在也只漲了1.6%,相對來講並不多。 再次推高近期美元走勢是其他主要尤其是英鎊等走弱的結果,也是美國近期資料綜合來講相對好于其他經濟體的結果。 」 紀沫進一步指出。
紀沫特別強調年初以來的判斷——中國經濟會成為2019年全球經濟的穩定器,人民幣會成為全球貨幣的穩定器。
「美元人民幣從今年年初到今天,一共波動了0.38%,遠遠比美元穩定。 所以,人民幣是新興市場貨幣尤其是亞洲貨幣很重要的穩定器。 」她總結道。
三大場景決定美元走勢
基金經理王龍指出,三大場景「助推」美元未來走勢。
雖然美國經濟體的經濟出現邊際下滑,但全球其他經濟體例如歐洲的經濟下滑速度更快;
全球緊急避險模式可能導致美元指數週期延長;
從當前美國經濟資料來看,2019年Q1的GDP增長3.2%,遠超預期的2.3%。 未來美國是否能夠持續維持這種高速增長,並且保持增速的增長,這可能要打上問號。
本周,美國聖路易斯聯儲主席James Bullard發表觀點,如果通脹沒有回到預期水準,美聯儲可能選擇降息。 這位官員被認為是美聯儲內偏鴿派官員。
王龍認為,如果本輪美聯儲加息週期已經結束,極有可能在2019年底或者2020年見頂。 如果美聯儲因為股票市場大幅調整而正式開始降息週期,那麼美元指數即有可能提前到頂。
高盛投資策略組(買方)亞洲區聯席主管王勝祖近期判斷,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失衡、市場見頂和經濟衰退時通常會發生的情形並未出現,未來12個月發達市場陷入衰退的幾率仍較低,大約為15–20%。 美債1年/10年期收益率曲線倒掛後16-17個月,經濟衰退(如有)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