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5月22日18:59,更新高通回應和股價
美國當地時間週二晚間,地區法官 Lucy Koh對一起關於高通的反壟斷訴訟案裁定結果被公開,該訴訟是由聯邦貿易委員於2017年1月提起的。
該法官判定,高通違反了反壟斷法,非法打壓手機芯片市場競爭,並利用主導地位收取過高許可費。尤其對高通通過按照智能手機價格的一定比例收取版稅,從而獲得數十億美元收入的做法提出了質疑:
“多年來,高通公司的做法扼殺了‘現代芯片市場關鍵部分的競爭’,並在此過程中傷害了競爭對手、設備製造商和終端消費者。”
全天候科技此前也提到,一直以來,高通在手機芯片的收費方式相當“強硬”,約定為手機整機銷售額的3%至5%。從手機廠商的角度看,這並不合理,舉例來說,如果一款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機銷售100美元,需要付給高通5美元,當這款手機增加了鏡頭或內存等部件,從而將售價提升至150美元時,即使新增部件與芯片毫無關係,但付給高通的費用卻要增至7.5美元。
目前,Koh法官已下令高通與客戶需就許可協議進行重新談判,須以公平合理的價格將其專利授權給芯片製造商,並且不能與蘋果等智能手機製造商簽訂獨家供應協議。
對此,高通強烈反對這一裁決結果,表示將會提起上訴。高通稱,自成立之初,它是以預付費的方式,將自己所擁有的專利技術授權於客戶,所取得的收入也是用於後續研發。而一旦成長為芯片銷售領軍企業,就不會改變策略。
並且高通指出,自己的市場份額其實在最近幾年有所下降。包括蘋果、三星電子和華為等在內的公司規模太大,實力太強,高通無法左右。
受消息影響,高通股價在週三美股盤前已跌超12%。週三當天,高通大幅低開11%,盤中跌破68美元,日內跌幅將近12.6%,最終收跌10.86%,收報69.31美元,創今年4月15日以來收盤新低。

其實這已不是高通第一次被判違反反壟斷法。2010年,韓國對高通進行反壟斷調查,對其處以2.36億美元罰款;2015年,中國和歐盟以相同理由,分別對高通罰款60.88億元人民幣和12.29億美元。
另外,高通還在此前與蘋果公司在全球各地的法庭上對簿公堂。不過今年4月,雙方突然宣佈和解。兩家公司聯合發佈的聲明稱,高通和蘋果已經達成協議,放棄在全球層面的所有法律訴訟。
高通稱,與蘋果的和解協議將終結所有正在進行的訴訟,包括與蘋果設備合約製造商的訴訟。兩家公司已經達成了為期六年的全球專利許可協議,已在2019年4月1日生效,並有兩年的延期選項。蘋果將向高通支付一筆一次性的款項,兩家公司還達成了一份多年的芯片組供應協議。
本月初,高通公佈財報顯示,高通第二財季經調整EPS 77美分,市場預期71美分,第二財季經調整營收48.8億美元,市場預期48億美元。第二財季MSM芯片出貨量1.55億。並且該公司預計將從與蘋果的訴訟和解中獲得45億-47億美元。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開通華爾街見聞金卡會員,馬上領取2019全球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