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全球宏觀市場實時解讀群,掌握市場資訊最新動向,和WEEX一起交易(本群已破百人,添加群管理員微信:WEEX_Miya,發送入群申請)
自今年初以來,截至上週五(4月26日)收盤時間,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累計上漲22.77%,美元指數累計上漲2.02%。同時, 4月25日美元指數創下了近兩年新高達98.34,而納斯達克指數於4月26日創下了歷史最高收盤價8146.40。美股以及美元指數的快速上漲引發了不少擔憂。
美銀美林策略師在近日指出,當前唯一能阻止納斯達克“融漲”的,就是美元指數的“融漲”。
所謂“融漲”(melt-up)指的是一種非正常的市場現象,具體指因為投資者擔心錯過市場的上漲(FOMO),而非基於基本面的考慮,而瘋狂買入資產,令資產價格出現急劇上升的現象。通常,這些瘋狂的買入之後將會迎來瘋狂的賣出,即市場的崩盤(meltdown)。

(納斯達克&美元指數日線圖,由WEEX一起交易製圖)
美銀美林每週會追蹤全球市場資金流向的數據,該機構策略師表示,當前的美元指數距離引發美國科技公司的收益問題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由於數據顯示,美國科技公司的收入中有59%來源於海外)。例如,歐元/美元需要跌至1.00-1.05的水平。
貝萊德首席執行官Larry Fink曾在一週前提醒市場注意“融漲”風險,這引發了大家對“融漲”的討論。Fink指出,當前市場正面臨著投資者用閒置資金瘋狂湧入市場的風險。
然而,美銀美林的數據顯示,過去一週中,投資者的確在熱情地買入美國科技股,流入科技板塊的資金量達13億美元,同時,他們正在拋售房地產、金融和能源類的股票。
雖然美國市場素有“sell in May and go away”的說法,提醒投資者在5月賣出股票以防市場下跌。然而,美銀美林對此“潑冷水”,並繼續維持看多美股的觀點。
匯市方面,機構短期戰略看空歐元、看空美元/加元,中期看空瑞郎。鑑於美元持續走強,重點關注本週重磅經濟數據。
美元息差套利擴大,關注本週重磅經濟數據
針對近期美元指數的強勁走勢,道明證券表示,最重要的是考慮美元指數走強是外匯市場套息交易擴大的開始,還僅僅是一波健康的修正行情。該機構注意到,外匯投資經理的套息頭寸並沒有顯著增加。從外匯代理商數據來看,套息頭寸仍然位於3年範圍內的中值水平,並沒有明顯的傾向。關鍵在於,2019年倉位從零開始,但要在一系列相互矛盾的數據中找到一個趨勢,這很困難。
該機構稱,不過現在或許還不是認輸的時候,儘管本週將公佈的一系列數據將會決定短期主題是否將延續。MSCI全球指數暗示了對全球4月的PMI指數52的預期,而若屆時指標不如預期,將令風險資產面臨下跌風險。不過,美元貿易加權指數似乎暗示著更高的全球PMI指數預期。這令本週將公佈的重磅數據顯得更為重要。
該機構指出,本週將公佈的中國PMI數據很可能最先受到關注,儘管很多人會去關注美國的ISM和非農數據。同時,本週還將公佈歐元區和加拿大的GDP數據,以及還有美聯儲會議的召開。
短期戰略性看空歐元
摩根士丹利短期對歐元持戰略性看空態度。該機構指出,歐元短期內或將繼續承壓。歐洲經濟數據預計將持續疲弱。同時,國外公司發行的以(包括歐元在內的)低息貨幣計價的債券發行量有所上升,這令歐元進一步承壓。
該機構表示,將繼續關注美國對歐元區施加的汽車關稅威脅,因為這可能是歐元進一步走低的信號。儘管在中期來看,該機構維持此前觀點,認為中國的再通脹效應將傳導至歐元區的經濟數據中,因而,在更清晰和樂觀的數據出現之前,該機構繼續維持看空歐元。
看空美元/加元
摩根士丹利繼續看空美元/加元,並持有美元/加元1.35價位的空倉。該機構指出,從風險收益角度看,當前在1.35位置做空歐元/加元很有吸引力。儘管加央行的鴿派態度越來越多地反映到價格中,該機構仍然認為全球經濟增速將會反彈、原油價格將進一步鞏固、持倉數據顯示了對加元多頭的偏好,特別是在市場進一步看空美元指數的環境下。
此外,該機構補充稱,加央行行長Poloz的樂觀態度表明,如果加拿大經濟數據開始反彈,市場將不得不重新評估年內加央行進一步升息的可能性。該機構稱,美元/加元當前的阻力位在1.3520的位置。
中期看空瑞郎
美銀美林中期繼續看空瑞郎。該機構指出,假如全球(特別是歐元區)經濟增速企穩、區域地緣政治擔憂減退,那麼在很大程度上,四月將為瑞郎的未來數月走勢奠定基調。因而該機構維持中期看空瑞郎的觀點,並指出瑞郎持續被高估,瑞士的國際平衡賬戶持續惡化(經常賬的順差,持續被大額的投資組合、外國直接投資的資金流出所抵消),以及瑞士央行期望瑞郎貶值。
然而,該機構補充稱,當前需警惕瑞郎向上突破1.15的關鍵阻力位。儘管當前的市場環境支持歐元/瑞郎進一步走高,包括壓低的波動率、歐洲銀行股的上漲、息差與波動率之比,以及穩定的意大利與德國債券利差,但是,當前的走勢是在英脫歐尚無新進展的情況下發生。此外,還需考慮到未來一個月歐洲議會將要舉行的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