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講,風險資產和安全資產應該是此消彼長的關係。然而,今年以來,全球股市和債市呈現“聯袂齊漲”的罕見格局。
根據路透社一項分析,標普500指數及美國10年期國債價格的滾動式(rolling)四個月百分比變動已連續三個月均呈正值,這是2017年8月結束連續五個月正值以來的最長紀錄。
作為風險資產代表的股市方面,自今年1月以來,全球股市大多已收復了去年四季度的大部分跌幅。標普500指數和歐洲STOXX 600指數年內迄今上漲超16%,中國主要股指同期漲幅接近30%。
截至本週五收盤,美股接近紀錄高位,標普和納指齊創收盤歷史新高。
作為避險資產代表的債市方面,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年初在2.69%,在3月底曾最低跌至2.34%。美國10年期國債被視為避險資產的代表,其價格上漲(也就是收益率降低)說明市場風險意願較低。
不僅如此,3個月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曲線還在3月出現過倒掛(3月22日開始,共6個交易日出現倒掛),為2007年以來首見,這是一個不利跡象,以往收益率曲線倒掛都預示著經濟衰退即將來臨。
此外,匯市方面,也是避險資產代表的美元和日元今年以來也總體走強,都釋放了市場恐慌和不確定的信號。
綜合各方市場來看,這釋放了一個不同尋常的信號:一方面,股市不斷攀向新高,顯示股民對於經濟前景一片大好的預期;但另一方面,債市和外匯市場走勢卻顯示了投資者對經濟前景放緩甚至衰退的擔憂。
分歧的背後:美聯儲意外轉向到底說明了什麼?
市場的欣喜與恐慌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緣起何因?分析認為,這源於投資者對於美聯儲貨幣政策突然轉向背後原因的看法分歧。
全球市場在去年四季度大跌,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美聯儲在2018年加息四次,而美國經濟逐漸顯現降溫跡象。而今年以來股市上漲的主要推動力在於,美聯儲發生了意外的“鴿派轉向”,不僅宣布暫停加息、對利率政策保持耐心,還宣布9月末起停止縮表、並在未來幾個月內縮減縮表規模。
悲觀一派認為,美聯儲的掉頭轉向說明了決策者們注意到全球經濟正面臨著持續下行的巨大危險。一方面,歐洲和日本的經濟增速正在大幅放緩,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區甚至顯現衰退跡象。另一方面,央行和IMF等國際機構正在頻頻發出警告,並不斷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期。
而樂觀一派認為,美聯儲的政策轉向正在把全球經濟帶回正軌。週五發布的美國一季度GDP數據顯示,美國一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比初值為3.2%,創2018年三季度以來新高,也高於此前預期值2.3%,較前值2.2%大幅回升。
目前,投資者還面臨的一大疑問是,美聯儲下一步行動將是降息(這會進一步推高風險資產),還是加息(這會阻礙股市漲勢)。
而美聯儲也面臨著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的兩難處境。一方面,由於薪資上漲等因素,通脹依然面臨上升壓力,這讓美聯儲很難降息;另一方面,全球經濟依然面臨大量不確定性,這讓美聯儲也無法加息。
目前較為確定的是,美聯儲已在3月會議中表示很快將停止縮表,這也幫助壓低了美債等避險資產的收益率,同時也助力了股市等風險資產的上漲。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開通華爾街見聞金卡會員,馬上領取2019全球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