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官方統計,截至4月19日當週,美國EIA原油庫存增加548萬桶,遠超預期的增量100萬桶,前值為減少139.6萬桶。
這是美國原油庫存在過去五週內第四周增加。從總量來說,當周原油庫存創2017年12月以來新高。主要由於進口量增加,上周美國日均進口710萬桶原油,較此前一周增加了110萬桶/日。
截至4月19日當週,美國原油期貨的交割地庫欣地區庫存增加46.3萬桶,前值為減少154.3萬桶。汽油庫存減少212.9萬桶,大於預期的減少182.2萬桶,前值為減少117.4萬桶。包括柴油和取暖用油在內的精煉油庫存減少66.2萬桶,遜於預期的減少90萬桶,前值為減少36.2萬桶。
金融博客Zerohedge指出,美國EIA汽油庫存已經連降10週,汽油庫存總量跌至2015年以來同期最低,可能反映了美國煉油廠商從冬季末維修期返工的速度慢於歷史同期水平。
4月19日當週的美國國內原油產量小幅增加10萬桶,至1220萬桶/日,仍接近歷史最高,但增速較前幾年明顯放緩。美國油服企業貝克休斯發布的石油鑽井機週報顯示,4月19日當周美國活躍的石油鑽井數為825台,略低於預期和前值,未來可能繼續影響美國油產增量的變化。
週二民間組織美國石油協會API發布數據顯示,4月19日當週的美國原油庫存增加686萬桶,庫欣地區庫存減少38.9萬桶;汽油庫存增加216.3萬桶,且為10週以來首次上漲;精煉油庫存減少86.5萬桶。這一數據一度引發週二美股盤後油價下跌。
數據剛發佈時,美油WTI期貨短線震盪0.25美元,最低觸及66.06美元/桶,日內跌幅保持在0.3%左右。國際布倫特油價維持小幅上漲,並站穩74美元/桶上方。
數據發布15分鐘,WTI原油期貨跌超0.6%,並跌破66美元/桶,最低觸及65.87美元/桶,逼近亞太尾盤錄得的日低65.78美元/桶。國際布倫特油價轉跌4美分,至74.50美/桶一線。
另據路透社報導,沙特能源大臣法利赫週三表示,雖然OPEC成員國委內瑞拉和伊朗遭遇國際制裁石油供應減少,但全球主要國家的原油庫存仍在持續增加,因此沙特“不認為有必要立刻採取任何行動”。
法利赫表示,沙特旨在遵守OPEC+減產協議的承諾,希望將該國石油產量保持在“義務減產配額的上限之內”,被市場解讀為對美國決定收緊伊朗制裁的謹慎回應:
“我們會看看消費國/客戶的需要,我們的目的是保持在義務產量限制之內,但同時回應客戶需求,特別是那些之前獲得了美國授予的伊朗原油進口制裁豁免的國家和地區,他們的豁免被收回了。預計沙特5月的原油產量不會比前幾個月出現大幅變更。 ”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4月22日週一,美國白宮正式宣布,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不會更新5月2日到期的進口伊朗原油豁免政策,目的是將伊朗原油出口降至零。白宮稱,美國、沙特、阿聯酋這三大能源生產國已經同意採取“及時行動”,確保在伊朗石油全部撤出市場之際,保證全球原油的“適當供應”(appropriate supply)。
同日,沙特能源部長法利赫迅速回應稱,沙特將“在接下來的幾週”與其他產油國協調,確保原油消費者得到充足供應,同時確保全球原油市場不會失衡。不過沙特沒有明確表示將徹底扭轉2017年開啟的減產政策,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稱,沙特將在提升產量前評估美國決策對油市的影響,沙特和阿聯酋可在“短時間內”迅速增產150萬桶/日。
儘管全球擔心美國加大對伊朗制裁力度將導致全球原油供應趨緊、進而抬升油價,但高盛和巴克萊都在本週警告投資者,相關製裁在長期內不會對油價產生重大影響;伊朗產量的下跌遠不能抵消原油閒置產能的規模,明年油價還要跌。
財經媒體CNBC發現,主要代表石油消費國的國際組織:國際能源署IEA週二表示,油市正處於“充分供應”中,全球的剩餘產能也保持在一個合理水平,似乎暗示油市供給端並沒有預想那般吃緊。本週前期,因擔心供求失衡,國際油價“步步高”。美油WTI週二盤中觸及66.60美元,為2018年10月31日以來最高;布倫特觸及每桶74.73美元,為去年11月1日以來最高。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開通華爾街見聞金卡會員,馬上領取2019全球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