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野村六大理由看空美股?摩根大通可不贊同
日期
2019-03-25
資料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祁月
“美聯儲的鴿派立場有利於美股;養老金季末調倉效應最近幾年變得相當弱了,影響非常有限;回購暫停只會影響自行量裁的回購,不會主導市場;基於市盈率來預測市場上限毫無根據,何況遠期P/E也不算太高……”

在關於美國股市前景的問題上,大牌國際投行們發生了顯著的觀點分歧。

正如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持日益看空立場的野村證券跨資產策略師Charlie McElligott本周初列舉了六大理由,力陳“美股將在短期內迎來一波調整”的觀點,包括:

1、空頭投降之後,大規模資金流入股市反而是個不利信號,市場往往在接下來的3個月出現較大概率的下跌;

2、隨著四巫日(3月15日)結束,未來Delta對沖需求會下降;

3、隨著股市上漲,CTA的賣出觸發點也會隨之走高。這意味著即使是股市小幅下跌,也會隨著CTA策略實施賣出計劃而加速下行;

4、美聯儲持續進行的縮表往往對跨資產的波動性有重要影響;

5、季末養老基金調整持倉可能導致股票拋售;

6、回購窗口關閉,即上市公司的股票買入需求將在未來一個月裡減少,直到一季度業績報告期。

而被稱為“華爾街巫師”的摩根大通全球量化和衍生品策略部門負責人Marko Kolanovic似乎並不贊同Charlie McElligott的觀點。

與之對應地,Marko Kolanovic也提出了六個點,堅守自己的看多立場,認為美股注定將迎來更大上行空間:

美聯儲可以帶動美股進一步走高

Marko Kolanovic認為,自從去年12月以來,市場一直在為美聯儲的鴿派立場反轉的預期定價,但並不完全和徹底,在本週的美聯儲會議之後,很明顯, 他們的鴿派立場還在,這應該有利於風險資產。

3月的季末持倉再平衡沒什麼好怕的

對於Charlie McElligott所說的“季末養老基金調整持倉可能導致股票拋售,通常出現在季末來臨前的5-10天”的觀點,Marko Kolanovic並不同意。

Marko Kolanovic表示,由於去年末的美股暴跌多數被歸結於這種觀點,它吸引了大量的市場關注。“當觀察季末效應,並修正月末效應時,季末的這種影響最近幾年其實相當弱了。如果我們把時間段拉長,看看10年或者20年這種更長期的美股歷史,會發現季末效應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

“鑑於市場已經從12月的季末效應時期反彈了很多,但從當月累計這一角度來看,其實漲得不算多。我們預計養老金的資產權重調整隻會產生很小的一點點負面影響。通過對歷史經驗的分析可以發現,這種調倉造成的負面影響不會超過50個基點。”

請忽略“回購窗口關閉期”吧

Charlie McElligott提出的一個核心看跌理由就是之前拉動大盤上漲的主要驅動力之一股票回購即將暫停,特別是在4月晚些時候。

對此,Marko Kolanovic則認為,“我們看到有報告說,在財報季之前那一個月左右的回購暫停期會使得季末調倉效應的效果變得更加糟糕。但現在,情況並非如此,因為有些公司進入回購暫停期並不是在傳統財報季開始之前,而是在他們自己的報告日期之前。這會導致4月中旬至下旬期間出現回購暫停高峰,而不是在3月下旬。”

他帶領的摩根大通量化團隊還提醒客戶:“請記住,回購暫停期只會影響那些自行量裁的回購計劃。雖然回購暫停對股市確實不是利好,但它造成的影響應當不會成為左右市場走向的主導力量。”

“考慮到接近創紀錄的回購活動,我們預計今年的回購暫停可能最多和過去幾年的高峰期差不多。”Marko Kolanovic團隊在研報中這樣寫道。

市盈率還不算太高

Marko Kolanovic表示:“很多投資者非常關注2019年的盈利預測,並基於市盈率來估算上漲幅度。但這種東西有什麼依據嗎?歷史告訴我們,並沒有。”

“當前,遠期市盈率處於歷史中位數水平。以史為鑑,在市盈率超過歷史中值時拋售股票、跌破時買入股票的交易策略往往都是虧錢的。”

在他看來,基於市盈率來設置市場上限是毫無根據的。“最後,我們看到的很多市盈率分析並沒有考慮到當前債券低收益率應該會對更高的股市市盈率提供支持這一點。”

英國退歐

無論投資者是不是依然在關注英國退歐,這個問題這幾年一直都是揮之不去的市場風險。

“雖然退歐對於英國資產甚至歐元區資產的影響比較大,但它不會改變全球經濟周期的結果。要么中國經濟出現比較積極的轉折點,任何形式的退歐就都不會破壞全球經濟周期,要是中國經濟令人失望, 任何形式的退歐都無法拯救全球經濟周期。”Marko Kolanovic表示。

他同時表示,一些市場風險需要被消化吸收,如果把時間都花在分析退歐問題上,交易圍繞著退歐來做,那將耗費巨大的機會成本。

貿易協定

“這可能是最大和最重要的市場風險,”Marko Kolanovic在研報中這樣寫道,“因為這可能決定中美商業周期的命運。”

他認為,相信貿易協定會達成,主要是因為美國政府將希望避免另一場可能使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市場拋售。特朗普希望美國股市走高,避免美國經濟在明年大選前出現衰退。

值得一提的是,Marko Kolanovic是個堅定的美股多頭,他在去年底美股崩跌至最低2350點、短暫進入技術性熊市的過程中依然堅持標普500指數將衝上3000點高位的觀點。

至於美股為何去年最後三個月跌的猛、今年前3個月反彈這麼快,彭博社稱,Marko Kolanovic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表示,主要是因為流動性不足所致。

“流動性解釋了市場如何在倉位變動不大的情況下出現大幅震盪,我們認為,12月以來基本面的變化不大。如果流動性只有一半或者三分之一,那麼,在特定流動性水平中,有理由預期兩到三倍的市場變動速度。”Marko Kolanovic這樣寫道。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開通華爾街見聞金卡會員,馬上領取2019全球市場機會。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