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大玩家精彩內容以及最新鮮熱辣的投行內幕單,請關注拉米消息公眾號(微信ID:yiqilami)
一些經濟學家和政客正在盯上美聯儲這棵搖錢樹,他們主張利用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來資助廣泛的新政府計畫。
哈佛大學經濟及公共政策教授Kenneth Rogoff在3月4日的一篇撰文中一針見血的指出,美聯儲不是萬能的;美元也不是萬能的。當前的經濟的繁榮完全取決於投資者對美國未來發展前景的預判,一旦風向發生變化,美聯儲和各項政策的實施都會受到掣肘,2008年金融危機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混亂使用導致的危害至今都沒有完全消散。
現代貨幣理論中的偏誤
WEEX此前提及到MMT現代貨幣學理論,該理論的主要觀點認為只要政府舉債用的是自己的貨幣,只要通脹率沒有失控,就不用擔心赤字問題,因為政府可以通過印錢來還債。換句話說,政府借錢不用擔心還的問題,只要印錢就好。
民主黨新星女議員亞歷山大奧卡西奧 - 科爾特斯是“現代貨幣理論”(或稱MMT)的支持者之一。他們主張在當前低通脹、低利率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來資助新政府計畫。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則毫無保留地指出了這一觀點片面:“認為赤字無關緊要可以肆意發行貨幣的想法是錯的”。他還指出相對於美國的GDP總量,當前美國的負債率已經處於較高水平,更糟的是,負債的增速比預期的更高。
Kenneth Rogoff認為雖然他們的論點有一定道理,但也忽略了一些基本的經濟常識,他與鮑威爾一樣表達了對當前美國債務的情況的擔憂,認為這可能產生不可預測的嚴重後果。但對美國債務增速持有不同意見。
債務上漲過快在一定時期內屬正常現象
Kenneth Rogoff認為,在對美國赤字的論斷上,鮑威爾或許是對的。美國很幸運可以通過印發美元來發行國債,但這並不是靈丹妙藥。如果投資者對持有美債的意願下降,那麼其對美元的熱情也會隨之下降。投放到市場的大量美元又會引發通脹,那麼“現代貨幣理論”(或稱MMT)的支持者提倡的中央計畫經濟政策也不能實行下去。
對於鮑威爾的第二個債務上漲過快的觀點,Rogoff認為這仍有討論的空間。債務增速雖然不能一直跑贏GDP增速,但在某個時期內確實存在這一現象。當前通常調整後利率水平是2010年的一半左右,這遠低於市場預測,也低於美聯儲和IMF的預期,考慮到當前美國的強勁的經濟增長和較低失業率,通脹水平也是處於較低水平。
在經濟危機還沒未完全解除警報的情況下,美元仍牢牢佔據並主導著世界貿易和金融市場。在較低利率水平的情況下,市場持有美債的意願也更強。而如何增加美國的借貸能力需要更多的政治考量。
債務結構調整的必要性:長債優於短債
當前美國經濟形勢和各項經濟指標表現較為強勢但不意味著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下去,對於債務危機也不能過分樂觀。在國家面臨大型自然災害、流感、戰爭等情況下,高企的債務會掣肘財政手段的實施。
增加長期債券的佔比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改革方向。如果未來利率上升,穩定償債成本是需要考量的因素。在不與價格掛鉤的前提下,長期債券在操作上更為容易也更具靈活性。
維持較低利率可以有效地減輕財政負擔。但是對比美日兩國,日本負債是要面向國內,而美國更多面向國外。這一政策顯然對日本更為有利。
而在過去的十多年中,美聯儲也要為其本身應對其資產負債表的混亂使用負責。為應對2008年的金融危機,美聯儲進行了大規模的量化寬鬆(QE),雖然在短期內刺激了經濟。但是這些本來就可以由財政部通過發行期限為一週的債券來完成的事情,而且不需要美聯儲的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