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官媒兩大整版、連發七文聚焦“爆炒股”:脫離基本面,暴露問題不少
日期
2019-03-12
資料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祁月
證券時報稱,“爆炒股”大躍進式上漲,本質上仍是概念炒作,投資者應注意風險。東方通信、中國人保、中信建投等爆炒股的背後,無不閃動著游資的身影。

 

 

 

週一刊發的證券時報以整整兩個版面的篇幅、集中發布七篇報導,警告近期A股市場上“爆炒股”的問題。

針對近期包括東方通信、市北高新大智慧在內的一大批個股被資金追逐而瘋炒、短期內翻倍甚至上漲數倍的現象,證券時報稱,這種“爆炒股”大躍進式上漲,本質上仍是概念炒作。

至於這波“爆炒股”背後的炒家,證券時報文章援引多位業內人士的觀點及龍虎榜數據,將矛頭指向了游資。

詭異的股價暴漲

證券時報·e公司對部分公司進行了採訪,多數受訪者表示,股價大漲是市場行為,公司無法評論,提醒投資者註意風險。

比如本輪行情首個“十倍股”東方通訊,從2018年10月19日最低的3.7元/股到今年2月26日觸及37元/股,只用了86個交易日。市場炒作東方通信涉及的概念是5G,然而該公司在10多份公告中表示,主營業務未發生變化,沒有與5G通信網絡建設相關的營業收入。

同樣反映市場炒作氣氛的還有業績爆雷指數的大幅上漲。1月底,多家公司大幅計提商譽減值,導致巨額虧損。但Wind設立的業績爆雷指數至今漲幅驚人,已經達到41%,遠超大盤。對此,證券時報稱,很多投資者笑稱:虧得越多,漲得越多。

其中,華映科技 2月以來漲了1.4倍,其2018年度預虧37億~55億元,台資大股東單方面放棄控股權。市場追逐它的另一個原因是其涉及OLED概念。然而,華映科技總經理、董秘陳偉對證券時報·e公司表示,“在OLED領域,公司研究院有專門的研發,也有規劃建設,但還未形成真正的產能。”

連被炒作的上市公司本身似乎都很意外。

大智慧近15個交易日收穫11個漲停,區間漲幅258%。該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對證券時報·e公司表示:“股價上漲是市場行為,我們也一直在提示風險。”

證券時報稱,“爆炒股”東信和平證券部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公司市盈率那麼高,和基本面沒關係,就是市場炒作。公司是做智能卡的,是否涉及市場所說的概念沒法說,一切以公告為準。如果有,年報都會寫出來的,顯然現在還沒有到那一步。2月初以來,東信和平漲幅接近200%。

爆炒股背後:游資魅影

在今日的七篇文章中,證券時報在《標的股有三大特徵6個漲停是標配》一文中指出,東方通信、網宿科技、金證股份、大智慧、中國人保、中信建投等爆炒股的背後,無不閃動著游資的身影。

證券時報文章稱,在這輪行情中,各路游資相比去年加快了交易節奏,頻繁出沒龍虎榜,月均成交額同比去年急劇攀升。

Wind統計顯示,剔除機構專用席位,今年合計3724家游資席位登榜龍虎榜。截至3月8日累計成交金額約2970億元,月均成交規模幾乎是去年月均的1.55倍,活躍度激增;相比之下,機構席位今年活躍度反而降低,月均成交金額低於去年月均水平。

新貴與老牌游資均滿血復活。據龍虎榜數據顯示,近3個月來多達21家游資席位登榜次數超過100次。其中,西藏東方財富證券拉薩團結路第二證券營業部作為後起之秀,期間累計上榜次數達到1306次,成交金額約合201億元,兩項指標均位居龍虎榜之首,遠超去年全年水平;今年以來該營業部出擊的個股包括東方通信、風範股份等多只熱門概念股。

同時,老牌勁旅平安證券深圳深南東路羅湖商務中心營業部、華泰證券深圳益田路榮超商務中心營業部,以及財通證券杭州上塘路營業部上榜次數緊跟其後,均超過250次,現身多只“爆炒股”。

哪些個股容易成為游資盯上的標的股呢?證券時報援引一家私募基金的總經理兼投資總監的話介紹,游資相中的“爆炒股”,一般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緊跟熱點。比如這次游資爆炒的東方通信,就屬於熱門的5G概念,這是當前股市最大的熱點之一。5G是國家政策重點支持的產業,這種熱點持續性比較長,游資有充裕的時間來進行佈局和炒作;

第二,利空出盡的股票。比如春節前很多上市公司計提了巨額商譽減值,甚至一次性計提得“幹乾淨淨”,完成了業績“洗澡”,這樣的股票,可謂“利空出盡”,股價炒作的過程中阻力就會很小;

第三,小市值並且是換了大股東的,這樣的股票游資很容易在低位拿到籌碼。

此外,游資喜歡在新的細分領域“下手”,比如柔性屏、邊緣計算等新概念。其主要目的,一是可以吸引跟風資金,二是炒作股價的過程中面臨的阻力小,沒有“歷史包袱”。類似中國人保、中信建投這樣的“爆炒股”,因為是次新股或流通盤比較小,也易於游資炒作。但這些股票市值比較大,在相應的成分股裡權重也比較大,這些股票的暴漲,相對於小市值股票來說,更容易讓指數暴漲,從而造成“瘋牛”的現象,這對於A股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來說,顯然是極其不利的。

這輪游資的操盤手法與以往並沒有什麼較大區別。一位曾經在某“漲停板敢死隊”工作過的深圳私募基金董事長對證券時報表示,這波行情其實與1999年的“5.19”行情有相似之處,但這次游資炒作的手法更猛、更凌厲。以前游資操作漲停板的手法,一般是3個漲停板,這次至少是6個。

上述私募董事長稱,游資炒作“爆炒股”,一般會提前打下“底倉”,這些所謂的“底倉”就是比較便宜的籌碼,然後游資會制定一套操作計劃,讓相關利益方“互相接力”,吸引其他機構資金或游資跟風進行炒作。在這波行情,游資炒作“爆炒股”時,游資本身或者相關利益方在“底倉”附近就買入了看漲期權,“看漲期權就相當於槓桿,因為運用了看漲期權,所以行情來得格外猛、格外急。”

他還稱,游資在“爆炒股”的“打板”過程中,行情越急越猛,“打板”就越要堅決,絕對不能猶豫,否則就會動搖跟風盤的動力,或者影響獲利盤的持股信心。

“中國人保和當年中國中車的炒作手法很類似,應該不是一般的小資金可以玩得轉的,市場上根本不缺錢!”上述深圳私募基金董事長表示。

一位曾經參與過打板的大戶表示:“這波行情中炒作'爆炒股'的游資,都是在這幾輪牛熊交替中存活下來的,他們是'人精中的人精',對政策和市場的判斷非常靈敏。這波強勢反彈行情,好多游資賺得盆滿缽滿。接下來他們可能主要是求'穩'。”

諫言:加強制度建設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表示,不能讓牛市再成為一個“瘋牛市”,要充分吸取2015年那一輪行情的教訓。無論是監管層還是一些獨立的第三方機構,都應及時地給大家提示風險、潑潑冷水。

接受證券時報採訪的市場人士認為,游資的這種“興風作浪”,讓A股市場離價值投資、理性投資越來越遠,一個健康的市場,應該通過體制機制的完善,杜絕游資的這種肆意炒作。

證券時報稱,在券商營業部人士看來,A股應加強制度建設。比如,應加大對上市公司董監高犯罪的懲罰力度,目前的處罰額度一般僅僅是幾萬至幾十萬,起不到應有的警示作用。

該官方媒體還引述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劉鋒的觀點稱,從表面來看,市場上再次出現了“低價股”、“績差股”被爆炒的現象,而這背後仍然是由於目前A股股權結構不合理,賬戶實際控制人和持有人監管不規範所造成。

劉鋒認為,股權結構不合理體現在,A股市場大部分國有控股企業的主要控制權仍然實質上處於“非流通”狀態,實際控制人對股價的控制能力較強。同時,目前國內監管部門對於證券賬戶實際控制人與名義所有人,以及他們與上市公司之間的關係監管仍有待完善。對於證券賬戶“出借”的監管幾乎處於真空狀態。這才有了以“徐翔”、“溫州幫”等為代表的游資牛散,實際控制幾百上千證券賬戶,操縱上市公司股價、進行內幕交易的可能。而他們操縱的標的,多數是貼了“低價股”、“績差股”標籤,容易製造“題材”的中小型上市公司。這些情況都與成熟市場非常不同。

此外,有資深券業人士表示,我國賣方研究在過去20多年裡都採用“以研究換佣金”的商業模式,由於市場和製度均不規範,賣方研究逐漸演變為“重視服務勝於研究分析能力本身”,極少見到“看空”研報。

此次中信證券和華泰證券分別出具的“看空”報告,被業內人士視為一種進步。劉鋒表示,市場上不應只有一個方向的聲音,要允許有不同聲音相互碰撞,才能產生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

“賣方研究機構出具看空研報是一個進步,應成為一種常態,市場所有參與者應保護這種態度。每個研究機構都應有自己的觀點,甚至每個分析師都應根據其專業能力做出獨立判斷,不應受到市場、媒體、投資者甚至上市公司的影響。如果沒有立場、沒有底線、沒有能力,這類分析師是不合格的。”劉鋒說。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開通華爾街見聞金卡會員,馬上領取2019全球市場機會。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