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大玩家精彩內容以及最新鮮熱辣的投行內幕單,請關注拉米消息公眾號(微信ID:yiqilami)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一度搖搖欲墜的全球金融體系復甦,並且全球主要經濟體基本都對金融體系做了一定的監管和約束。
哈佛大學經濟及公共政策教授Kenneth Rogoff在2月初撰文表示,儘管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金融體系有所改善,但是這些零碎的改革遠遠不足以防止下次危機的來臨。隨著全球金融體系不斷擴張,並且全球局勢日趨緊張,下一次重大危機的發生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快到來。
Rogoff指出,金融危機的管理不只需要央行採取妥當的貨幣政策,而需要許多相關機構的通力合作。但在目前的大環境下,他對全球許多發達市場應對危機的能力並不是那麼有信心,包括美國、英國和歐元區等。

(標普500指數近3個月走勢)
發達市場未必能妥善處理下次危機
Rogoff表示,如果下次金融危機與上次一模一樣,2008年的應對措施至少將起到一些效果。但如果下次危機與此前的完全不同,比如全球實際利率意外飆升而震動高風險債券市場,他對美國白宮屆時的應對策略並不是那麼有信心。
他認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其團隊很優秀,但是美聯儲無法獨立處理下次金融危機,而需要美國其他相關部門的支持。在2008年後,2010年的Dodd-Frank法案(美國的金融改革法案)限制了美聯儲援助瀕臨倒閉的私營企業的能力。屆時美聯儲如果想要援助相關企業,則需要國會的同意以及美國財政部的協助。但目前的大環境下,Rogoff對以上兩方的危機處理能力並不是很有信心。
與此同時,歐洲也面臨著相似的問題。Rogoff認為,隨著民粹主義在歐洲的崛起,歐洲金融體系的彈性不如十年前。
雖然英國財政部和英央行的官員很優秀,不過目前為止英國政客處理脫歐問題的成果不甚理想,因此他們能否在下次金融危機時做出明智的決策是個未知數。
此外,歐元區內部對共同承擔區域風險仍有分歧,因此Rogoff預計,他們在處理一個較為嚴重的危機時將較難達成一致意見。如果全球實際利率大幅上漲,這可能將使歐元區分散的債券市場陷入危機。
現有改革沒有消除真正的風險
Rogoff表示,為了妥善應對危機,全球金融體系的改革可能需要再花20~40多年,但是下次危機距離現在未必有這麼長時間。即使現有的改革已經控制了銀行的風險,很可能主要風險來源並沒有消失,而是轉移到了影子金融體系。
唯一確定的是,全球金融體系持續擴張,全球總債務已經逼近200萬億美元。在這樣的環境下,優化的金融監管可能控制了風險的相應增長,但是未必縮小了風險。
Rogoff警告稱,雖然大型銀行的賬面風險減少,但是監管部門需要密切留意轉移到影子金融體系中的高風險債務,2008年的教訓告訴我們,這類債務的規模可能會以很快的速度擴張。
監管機構已經要求銀行保留更多流動性資產,從而為擠兌風險以及展期風險的緩衝。不過,Rogoff提醒,流動性資產的高流動性只在普通的環境中成立。很多時候在危機中,流動性資產可能會變得沒有流動性。
2008年後,全球金融體系確實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不過Rogoff援引斯坦福經濟學家Anat Admati以及Max Planck Institute的經濟學家Martin Hellwig觀點指出,這些零碎的改革缺乏一個很重要的要素——要求銀行提高股權融資的比例,比如通過發行股票或股利再投資。
最後Rogoff悲觀地表示,由於全球金融體系以超快的速度增長,以及全球局勢緊張等因素,下一場危機的來臨,可能比我們預想的要更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