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股民忙入場,股東忙套現!又有一堆公司準備減持
日期
2019-03-06
資料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郭昕妤
從2019年開年之初,A股就開啟了減持模式,目前已有778家公司發佈了減持計畫。對於為什麼減持,上市公司股東給出的理由也五花八門,其中不乏“改善個人生活”、“繳納個人所得稅”這樣令人啼笑皆非的原因。

股民跑步入場,股東忙著減持,這是A股這波回暖中一個獨樹一幟的場景。

3月5日週二晚間,又有一堆上市公司發佈減持公告:

昭衍新藥:董事顧曉磊的一致行動人拉薩香塘擬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1%;

長久物流:控股股東減持10%可轉債;

新綸科技:實控人解除股份轉讓協議擬減持不超5.21%股份;

海航控股:海航集團因擬償還金融機構借款,計畫減持不超過1%;

朗新科技:持股3.38%股東天津誠柏擬3個月內減持不超過3%;

國瓷材料:股東東營奧遠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擬3個月內減持不超過1.152%;

京東方A:持股7.21%股東合肥建翔、持股7.62%股東重慶渝資擬3個月內合計減持不超過2%;

艾格拉斯: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擬減持不超3%股份;

益生股份:合計持股12.01%的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管(共計10人)擬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5.27%;

海峽環保:持股5.54%股東瑞力投資擬6個月內清倉減持;

聖邦股份:持股3.29%股東榮基香港擬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1.34%;

……

從2019年開年之初,A股就開啟了減持模式。華爾街見聞查詢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5日,A股有778家上市公司發佈了1330份減持計畫。

新增披露減持計畫的上市公司數量不斷增多。Wind數據顯示,近一週的2月24日至3月1日,共新增77家上市公司披露股東減持計畫,而這一數字在前一週的2月17日至2月22日,為43家,環比增長79%。

對於減持的理由,上市公司股東給出的理由也五花八門,主要包括一下幾點,其中不乏“改善個人生活”、“繳納個人所得稅”這樣令人啼笑皆非的理由:

1)自身資金需求

如:3月5日,兆易創新公告稱,因個人資金需求,公司代理總經理何衛先生與李紅女士擬減持不超過各自持有公司股份的25%,合計將減持不超過69962股的本公司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0.025%。

2)個人投資安排

如:3月5日,海峽環保公告稱,因自身投資需求,持股5.54%的股東瑞力投資擬清倉減持。

3)償還個人借款

如:3月5日,海航控股公告稱,海航集團因擬償還金融機構借款,計劃減持股份合計不超過約1.6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

4)償還員工持股計劃的借款資金

如:2月2日,神州泰岳公告,公司副董事長李力擬減持不超過總股本3%股份,用於此前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的借款資金的償還、降低股權質押比例。

5)降低股東股票質押風險

如:2月18日,延安必康公告,股東新沂必康質押給興業證券的部分股票遭遇強制平倉導致被動減持,已合計減持174.4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11%。

6)改善個人生活

如:1月15日,利安隆發布的減持計劃稱,兩家合合夥企業計持股18.71%,他們的減持原因是“合夥人改善個人生活。”

7)繳納個人所得稅

如:2月1日,聯創互聯的董事、副總裁王璟發布減持計劃,擬減持116萬股,估算減持市值890萬元,其減持理由是“繳納個人所得稅”。

分析認為,這波集中減持一方面是受行情回暖的刺激,股東為了緩解股權質押壓力而賣出股票,這有可能是為了降低質押比例,可能是為了償還質押借款,也可能是被券商強行平倉;另一方面是由於限售股集中解禁,大量解禁個股帶來更多可出售股票。

中郵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研究官尚震宇表示,近期上市公司扎堆發布減持公告,可能基於A股市場去年大幅回調帶來的恐懼;有的則在於運營方面募集資金較難,通過減持回流資金。

西南證券的研究顯示,A股2018年被減持公司家數為1350家,佔當年解禁公司家數1720家的比例為78.49%,被減持市值為1416.33億元。2019年滬深兩市將共有1067家公司的2572.41億股解禁,解禁市值約為26615.83億元。若按照2018年4%左右的公告減持比例估算,2019年公告減持市值預計約為1000億元左右。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開通華爾街見聞金卡會員,馬上領取2019全球市場機會。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