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日本之後,歐洲經濟可能也將面臨“失去的十年”。
近幾個月來,歐洲債券波動性停滯不前,並持續維持低位。這讓投資者擔憂,歐元區經濟可能正在陷入如20世紀末日本經歷過的情況,簡而言之,即“失去的十年”。
彭博社援引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一位資管經理Andrew Bosomworth的話說:
二十年前在日本出現的一幕很可能在歐元區再現。歐元區資本市場可能會日元化,收益率長時間,甚至永遠維持低位。
根據美銀美林指數,目前歐洲主權債務市場的價格波動為史上最低,德國國債基準收益率水平也降至兩年來最低。
彭博社分析,隨著市場上其他投資標的吸引力下降、交易機會的枯竭,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資金湧入相對安全的固收市場,從而提高債券價格、拉低債券收益率。
固收市場的狀況實際上反映出歐洲經濟的悲觀前景。在歐元區內,一些經濟體,諸如不少中東歐國家和意大利等較大規模的經濟體,正在經歷經濟衰退,整個歐元區的經濟增長也日趨乏力。
近來,歐元區反映市場對宏觀前景預期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頻頻讓市場失望。其中,歐元區2月PMI創68個月來新低,並跌破50榮枯線;歐元區最重要的經濟引擎德國當月製造業PMI讀數則為74個月來新低,報47.6。
另外,歐洲央行設定的2%通脹目標遲遲難以實現,這也導致歐洲央行難以很快擺脫負利率政策。通脹目標難以實現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歐洲人口的嚴重老齡化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停滯。
由於在經濟上歐洲和日本面臨相似的問題,兩地的債券市場也出現了很強的關聯性。
在金融危機之後,日本債券收益率頻頻走低,在2016年年中之後,其波動性明顯陷入停滯。
2016年1月底,日本央行宣布實行負利率政策;2月9日,日本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初次跌至負值。2月18日,日本政府首次發行最長五年期的負收益率債券。當年3月,日本政府以負收益率發行10年期國債。
由於收益率持續下滑,市場對10年期國債的需求也持續減少。
去年12月底,日本央行稱允許長期固收產品收益率暫時轉入負值,隨後不久,在今年1月,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再次跌入負值。緊隨其後的是德國國債收益率,目前正在走向零利率,這也是2016年以來德國國債首次出現這樣的情況。
彭博社援引美銀美林的統計稱,日本和歐元區債券之間有76%的關聯性。
在全球來看,由於金融危機後各國紛紛採取貨幣寬鬆政策刺激經濟,超低收益率率甚至負收益率債券在市場上越來越常見。美國十年期國債一度在2016年跌至1.321%,英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2016年中也跌至0.503%,目前收益率也不過1.255%。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開通華爾街見聞金卡會員,馬上領取2019全球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