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間,滬指重返2600點;無聲中,外資又成“抄底王”。
1月21日,滬指時隔逾一個月,再次站上2600點關口。從年初算來,滬指已反彈4.68%;同期滬深300反彈5.81%,創業板反彈1.94%。
在行情回暖過程中,外資借道滬深股通,幾乎全程加倉“帶節奏”。短短14個交易日,北向資金淨流入A股逾407億元。且外資加倉最多的食品飲料和家用電器兩個行業,也是期間漲幅最靠前的兩個板塊。
A股悄然“慢牛”
2019年以來,雖然A股未見波瀾壯闊的大行情。但悄然之間,滬指已重返2600點,A股 “慢牛”行情再啟。
具體來看,截至1月21日,新年14個交易日內,滬指反彈4.68%;同期滬深300上漲5.81%,創業板上漲1.94%。
值得一提的是,1月4日,滬指盤中還以2440.91點,跌破了去年10月19日盤中創下的近四年新低。
此外,在這輪反彈中,A股28個申萬一級行業,全部錄得正收益。其中食品飲料和家用電器兩個板塊漲幅超過10%。
(附圖:1/2~1/21申萬行業指數表現)
外資“抄底”帶節奏
在A股悄然反彈中,外資借道滬深股通先行抄底。且外資抄底路徑和A股反彈走勢,吻合度極高。
2019年以來,北向資金在短短14個交易日內,淨流入A股逾407億元,平均每天淨流入超2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14個交易日中,僅1月14日是淨流出,其餘13天外資均是淨買入。
(附圖:1/2~1/21北向資金日淨流入走勢)
外資“抄底”信心之堅決,可見一斑。
歷史類比看,和此次情形相似的是去年10月中下旬,彼時A股迎來密集政策呵護,外資當時也是慌不擇路加倉。
據統計,自10月19日A股見底反彈之後的14個交易日內,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A股超387億元;之後的一個月內,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A股超536億元。
去年11月2日,北向資金單日淨流入179.01億元,還刷新了滬深股通開通以來的新高。
一心只愛“大消費”
以年初至1月18日,港交所披露的外資機構持股明細為基礎,按區間股票平均交易價格算。外資在這輪加倉過程中,對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銀行、房地產、電子等行業出手“大方”。
(附圖:1/2~1/21北向資金加倉行業估算)
其中食品飲料和家用電器行業,也是這輪A股反彈行情中,漲幅最靠前的板塊。
此前公眾號資事堂(ID:Fund2019)在分析外資機構持股風格時發現,持股規模較大的外資機構,對於A股的偏好較為一致,多是以食品飲料、家用電器,大金融行業為主。
(附圖:外資機構持股風格)
具體個股方面,選取港交所披露的滬深股通每日前十大成交股中,每日均上榜的股票統計。期間外資共淨買入茅台53.42億元,淨買入格力電器21.59億元,淨買入美的集團19.8億元,淨買入五糧液10.6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外資對金融股的興趣略有下降,淨買入中國平安僅有4803萬元,淨買入招商銀行也只有4589萬元。
(附圖:1/2~1/21北向資金加倉部分個股)
此外,對於前段時間國內游資熱炒的概念股、妖股,外資則表現出了“避而遠之”的態度。
據統計,在此期間,北向資金持有東方通信由181萬股減至175萬股,減持3.2%,淨賣出87萬元。持有風範股份則由93萬股減至89萬股,減持4.2%,淨賣出24萬元。
更多詳細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資本深潛號(微信ID:capital2021)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線索和反饋請發郵箱 am@wallstreetcn.com 。開通華爾街見聞VIP會員,即刻獲取金融市場體系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