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於15點42分,20點44分更新佳源國際控股公告,現更新陽光100公告、17日內房股細節和背景。
17日港股午後多只股票暴跌,內房股佳源國際控股午後遭清倉式拋售,一度跌近90%,市值蒸發約260億港元。券商中國稱,這種跌幅相當於A股的連續22個跌停。17日一天內,佳源國際為首的港股內房股整個板塊的市值蒸發了1174億港元,折合人民幣1013億元。
有消息稱佳源國際暴跌源於其債券違約,但17日當晚佳源國際控股發佈公告,稱關於其2019年1月17日到期的350,000,000美元8.125%優先有抵押票據,已支付所有未付的本金及利息。
公告稱,集團的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一切如常,不知悉導致股價和成交量變動的任何具體原因。
17日當天,另一內房股陽光100中國盤中跌超78%,最終收跌約65%。跌幅和佳源國際分居前兩位。陽光100市值一天蒸發逾60億港元,截至收盤僅剩34億港元。
17日深夜,內房股陽光100中國控股發佈公佈稱,集團運營正常,管理團隊也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董事會亦宣佈,有意行使股東於去年6月股東周年大會上授予的回購股份權力,以回購不超過本公司於股東周年大會當日已發行股份總數10%的股份。
截至17日收盤,香港恆生指數收盤跌0.5%,報26755.63點。佳源國際控股收跌80.62%,報2.52港元,盤中最低至1.4港元;市值也從昨日收盤的超300億港元,跌至今日收盤的約63億港元。龍湖集團跌9%。
此外,另有仁天科技控股閃崩,收跌73%。弘達金融控股跌68%,安領國際跌52%。
債券違約?銷售不佳?
中國證券報報導,據悉佳源國際控股股價暴跌的直接原因是其優先票據17日到期,並出現了債務違約。
此外據彭博,佳源國際控股的4億美元12%的2020年到期債券下跌,創出歷史最低水平。佳源國際控股發言人表示,公司無法立即就市場走勢置評。
業績方面,此前佳源國際控股公佈銷售簡報,2018年12月合同銷售金額21.525 億元,2017年12月為31.062 億元,同比下降31%。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12個月,集團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 201.804億元,2017年為103.702億元,增長94.6%; 2018年合同銷售面積約 1,787,209 平方米,較2017年的1,176,651平方米增長52%。
此外,港交所披露易顯示,佳源國際控股在2018年12月19日和12月20日分別獲Mingyuan Group Investment Limited增持180,000 股和160,000股,每股平均價13.0277港元和 13.1268港元。
同時,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於去年12與20日以每股平均價8.206港元減持17,576,803股,減持後持股比例降至4.96%,低於5%的披露門檻
地產債迎來第一波償債高峰
華爾街見聞主編精選《借新債還不上舊債 一季度地產債迎來第一波償債高峰》提到,儘管開年以來淨融資額環比有所增長,但與到期債務規模相比仍是杯水車薪,違約潮悄然將至。
2019年上半年債券總到期量達2,272.68億元,同比增加44.26%。其中房地產債上半年到期規模最大,為796.14億元,同比增長38.79%。縱觀2019年全年,信用債整體到期規模預計為4600億元,分季度來看,一季度與三季度相對壓力更大。前三個月,地產債將迎來第一波兌付高壓。
除了償債壓力,最近還傳出一線城市房價打折出售的消息。幾家上市公司近期都披露,降價出售地處京滬的房產。
1月5日,新華傳媒公告,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持有的上海樂凱大廈房產掛牌價格調整為1.68億元,為首次掛牌價格1.87億元的90%。降價幅度約為1900萬元。
距今最近的一次來自上市公司上海三毛。1月12日上海三毛公告稱,由於房地產交易市場不活躍,公司位於深圳的兩處住宅房產自去年4月期公開掛牌轉讓,降價兩次、共下調近200萬,仍無人競買,公司決定終止掛牌。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開通華爾街見聞VIP會員,即刻獲取金融市場體系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