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又在高喊抄底美股了。在非農意外大增、鮑威爾稱將“耐心加息”的影響下,樂觀分析師再一次蠢蠢欲動。
12月的非農數據是分析師躁動起來的關鍵因素。美國勞工部1月4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2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暴增31.2萬人,遠超市場預期,增幅創下10個月新高。
再加上近期美股已經經歷了不小的回調,大膽的分析師再一次站出來。“我們預計未來數週會出現熊市反彈,而新的牛市會在未來數月乃至數季逐漸成型。”Oppenheimer&Co技術分析師Ari Wald稱。他認為,近期的下跌是長期牛市中的週期性熊市,而拋售壓力很快就會消失。
在樂觀的分析師看來,合理的估值是買入的原因之一。“通常來說,當你遇到了如此大幅度的上漲或下跌時,你要麼是在市場頂部,要麼是在底部。在下跌了20%之後,我認為我們是在底部。” Raymond James首席投資策略師Jeff Saut對CNBC表示。“賣家沒有對象可賣,而這個空缺在今天(上週五)得到了補充。”
Jeff Saut表示,除去非農就業和鮑威爾“耐心加息”的影響以外,中美貿易也有可能取得進展。中國商務部消息顯示,中美將於1月7日-8日舉行經貿問題副部級磋商。
花旗美股首席策略師Tobias Levkovich也認為,現在是回歸美股的好時機。“沒有什麼是確定的,但是數據顯示,我們應該在目前的市場疲軟中買入。”標普自9月的高點已經下跌了20%,令股票不再是成本昂貴的資產。
美銀美林牛熊指標已經跌至1.8,接近“極度悲觀”,也觸發了風險資產的買入信號,為2016年6月英國退歐以來首次。從2000年以來的經驗來看,每次買入信號被觸發後,全球股市在未來三個月的平均漲幅達到6.1%。
另一個指標來自養老金基金的買入。10月美股大跌以來,摩根大通分析師Marko Kolanovic六度呼籲抄底,他在1月3日的報告中坦誠此前判斷錯誤,但仍在呼籲買進,因大型養老金基金正在買入股票。
“散戶投資者往往被認為是市場的反向指標。通常來說,散戶往往在氣勢高漲時買進,在恐慌時期賣出。”Marko Kolanovic提到,“你可以看到,在大型共同基金買入後,往往能實現收益。”
來自央行的政策風險也是值得注意的信號。美銀美林策略師Tommy Ricketts稱,央行尤其是美聯儲受到金融市場表現得影響,不得不一定程度上放棄貨幣政策的鷹派立場。“市場需要一些鴿派(信息)的緩和。”
12月非農意外暴增,意味著聯儲的加息態度更加重要。而鮑威爾給出了市場現在最想要的信息。
現任美聯儲主席週五表示,美聯儲會耐心地加息,而縮減資產負債表目前處於“自動駕駛”階段,並不認為縮表是四季度市場動盪的重要原因。
“我們正在仔細並慎重地聆聽市場傳來的信號,在制定未來政策時,我們會將下行風險納入考慮。”鮑威爾強調了聯儲在使用政策工具時的靈活性。他還提到,如果貨幣政策正常化過程被視為“問題之一”,“我們會毫不猶豫地做出改變。”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編輯陶旖潔。開通華爾街見聞VIP會員,即刻獲取金融市場體系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