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個全球金融資產黯然失色的年份,股市、債市、大宗商品、外匯市場,無一倖免。
彭博社稱,今年是自上世紀70年代早期以來金融市場遭受的最艱難的一年,各類資產幾乎都被拋售。據德意志銀行統計,截至11月中旬,在所有70個資產類別中,多達70%都出現了美元計價的投資收益為負值的情況,接近1920年創下的84%歷史記錄。
正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去年只有1%的資產類別收益為負數。
華爾街日報援引T. Rowe Price亞太區多資產解決方案負責人Thomas Poullaouec的話說:
你可能還沒覺得今年特別糟糕,但如果回望歷史,你會發現今年是相當悲慘的一年。
他還補充了一句令人心驚膽顫的話:
2019年看起來也好不到哪裡去。
這與法國興業銀行股票策略師Roland Kaloyan的觀點不謀而合。當時Roland Kaloyan稱,儘管確實有一些因素可以令明年上半年的股市下跌有所緩和,但從長期來看,熊市依然在。
Roland Kaloyan表示,2020年中早期美國發生經濟衰退的幽靈會在明年上半年影響股票市場。未來12個月,全球股票市場仍存下行風險,糟糕的表現預計將在明年下半年集中爆發,因為屆時投資者會將下一輪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期反映在股價上。
的確,市場轉換太快。9月份,投資者可能還放心地睡著大覺,當時標普500指數還在不斷刷新歷史最高紀錄,到了10月就會猛然驚覺市場已經“變臉”了,大盤陷入調整區間,三大指數近期一度回吐今年所有漲幅。
外圍股市也很慘,歐洲股市、韓國股市、中國股市早就進入了調整甚至熊市區域。中國深證成指和中小板指數今年的跌幅都超過了30%。香港恆生指數的年內跌幅也超過了10%。
大宗商品普跌,原油領銜,其價格今年跌掉了三分之一。新興市場貨幣對美元全線貶值,連屢屢創造出神話般起死回生行情的比特幣都跌破了4000美元。十年期美債價格走低,收益率升至十年未曾見過的高位。
投資者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曾在2004出版《做空期權全指南》(The Complete Guide to Option Selling) 一書指導讀者做空的知名交易員James Cordier前幾天爆了倉,他在自述中幾經哽咽的視頻火速傳遍了網絡。
過去一個多月以來,國際油價暴跌讓全球油氣股大舉蒸發1萬億美元市值,僅埃克森美孚就損失了350億。
全球最大原油對沖基金Andurand Capital Management掌門人Pierre Andurand春天的時候還自信滿滿地看多油價,認為100美元不是夢,甚至300美元“也不是沒有可能”。但現在,布倫特油價跌回了60美元,WTI油價更是徘徊在50美元附近。這令他那10億美元的基金10月份蒙受了公司史上最大的單月浮虧。
美國科技股的短時間內顯著調整令一些對沖基金不得不選擇拋售。高盛根據13F分析稱,至少有26只對沖基金在第三季度清空了Facebook的持股,其中就包括知名基金經理Daniel Loeb的Third Point LLC,他們的理由是該股的表現“令人失望”。
市場風險情緒遭到了嚴重破壞。就在此時,高盛和美銀美林相繼喊出了一種短期避險策略:持有現金。
華爾街見聞提及,美銀美林股票與量化策略師Savita Subramanian稱,“現金現在很有競爭力,而且很有可能還將繼續增長”。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師David Kostin認為,現在是很多年來現金首次成為比美股還有競爭力的資產。
而在此前的金融危機之後的低利率時代,現金等資產收益率近乎為零,因此投資者興趣寥寥。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