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暴跌的接力棒似乎又一次開始傳遞。
10月23日週二,受意政府堅持高赤字預算案以及外圍市場影響,歐股開盤普跌,德法意股指均跌超1%。
歐洲STOXX 600指數低開0.7%,英國富時100指數低開0.8%,意大利富時MIB指數低開1.1%,法國CAC 40指數低開1.2%,西班牙IBEX指數低開0.9%,德國DAX指數低開1.4%。

其中,歐洲Stoxx 600指數跌幅在盤初迅速擴大至1.1%,觸及2016年12月來新低;德國DAX指數跌幅擴大至1.6%,也觸及2016年12月來新低。
美國期貨也追隨歐亞洲市場走低。目前,納指期貨跌1.4%,標普期貨跌1.2%。
市場情緒謹慎,投資者關注本週晚些時候將發佈的美國經濟增長數據以及亞馬遜、Alphabet、微軟等明星公司將發佈的財報。
亞盤時段,亞洲股市紛紛大跌。
A股未能延續昨日漲勢,再現“戲劇化”漲跌。在昨日上證單天暴漲逾百點後,今日A股三大股指全線跌超2%,滬指再度失守2600點。白酒股全線重挫,酒王貴州茅台暴跌超7%。券商板塊依然領漲,但一改昨日全線暴漲的雄風,今日走勢明顯偏弱。
華爾街見聞在會員專享文章《A股療效只有一天?歷史告訴你大波動還在後面》中提到,政策刺激之下,市場在過度亢奮後,會有強烈的“不應期”,這與人類的機能相似,從而造成“暴漲暴跌”的大幅波動態勢。結合週一晚間的相關配套政策實施與落地,中期而言相對應的板塊依然具有較強的波動屬性。在整體業績沒有阿爾法的情況下,屬於貝塔板塊的機會更明確,這也造成了未來一段時間大漲大跌的趨勢會加強。
其他亞洲主要股指方面,韓國首爾綜指收跌2.8%,觸及2017年3月以來最低;日經225指數收跌2.7%;香港恆生指數現跌2.5%,騰訊控股跌近4%;台股加權平均指數收跌2%;MSCI明晟亞太地區(除日本)指數現跌2%。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開通華爾街見聞金卡會員,即刻獲取金融市場體系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