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連續兩天大跌後,美股週五(10月12日)反彈,市場擔心的量化程序拋盤將基本面信仰者洗出的局面最終還是沒有發生,華爾街一致看好美股反彈。
摩根大通:建議抄底
摩根大通全球量化和衍生品策略分析師Marko Kolanovic表示,週三和週四兩撥美股大跌主要是技術性的,和今年2月份閃電崩盤的邏輯一樣。
“由於主要股指跌幅堪比2月份閃崩,比如羅素2000指數的跌幅甚至比那時更大,我們認為當前位置適宜逢低買入。不過該建議的一大風險在於市場波動性繼續走高,可能導致以波動性為目標的基金進一步流出。”
2月份美股市場閃崩的邏輯也和上週類似——美債收益率上升、美聯儲展現更為鷹派的立場。Kolanovic表示,風險已經平衡,且可能轉為積極的影響,比如利用期權對沖的基金經理買入股票。
摩根士丹利:提前看空美股,但年底前有反彈
在本週美股市場成長股領跌大盤後,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ndrew Sheets等在最新的研報中警告,“輪動式熊市”即將開啟。儘管成長股很可能持續跑輸大盤,但因低估值、對股價有支撐性的財報季,以及季節效應,預計股市將在年底前反彈。
“儘管美聯儲貨幣政策、貿易衝突及糟糕的市場流動性是宏觀面上的利空,但財報季可能給市場帶來些許喘息的機會。”
摩根士丹利認為,今年美股市場波動有望創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壞消息是,美聯儲目前不太可能出手相救。宏觀面對企業利潤率的壓力正在積聚,但在三季報中可能尚未顯現。相比於成長股和新興市場股市,摩根士丹利看多價值股和歐洲股市。
PNC Financial聯合首席投資策略師 Amanda Agati也認為,強勁的財報季將重振市場,並提振投資者信心。“我們相信這次反彈,認為經濟基本面支持下,市場將繼續表現強勁。”
恐怖十月,也是甜蜜十月
對美股投資者來說,10月是個可怕的月份。1929年美股崩盤發生於10月,1987年、1978年和1979年的大跌也發生在10月。1989年10月13日恰逢黑色星期五,2008年10月15日市場狂瀉733點,最慘的一週是2008年10月10日當週,道指一週暴跌18.2%(1874點)。
但10月同時也是個預示轉折的月份,二戰以來有12個熊市都在10月結束,包括1987年、1998年、2001年、2002年和2011年。
而這12個熊市中,有8個在10月經歷了“中期底部”。根據 Stock Traders Almanac主編Jeffrey Hirsch的解釋,每逢中期選舉當年的10月,美股熊市觸底反彈。
他把10月稱為“蜜月期”的開端,這裡的蜜月期指的是包括中期選舉年的四季度,以及下一年的一、二季度。根據統計,這三個季度中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平均漲幅分別為20.4%和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