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美股血流如注,港股也停下了止跌反彈的腳步。
10月11日週四,香港恆生指數下破26000點,午後跌幅一度擴大至4%,最終收跌3.54%至25266.37點。恆生國企指數跌幅早間一度擴大至4%,創2017年以來新低,收盤跌幅為3.35%。
隨著香港進入加息週期,寬鬆貨幣時代結束,疊加全球貿易局勢緊張,香港資產拋售壓力或將與日俱增。
今年迄今,恆指已跌超15%。恆指波幅指數漲破25,為今年3月底以來最高,收盤時漲幅超過23%。
彭博社引述招銀國際策略師Daniel So指出,港股的下一個關鍵支撐位是24000點。
港股“股王”騰訊控股全天震盪走低,收盤下跌6.77%,收盤價跌破270港元,市值下破2.6萬億港元。
昨日,騰訊已經創下史上最長連跌紀錄連跌九日,收盤價回到去年7月上旬水平,較1月峰值累計跌去38%,創出了該股自2004年上市以來的最大跌幅記錄。

恆指所有板塊早間全線翻綠,午後黃金板塊突然發力上演“萬綠叢中一點紅”,微漲0.12%。其中,招金礦業收漲5.37%。
眾彩股份大跌25.97%,拖累彩票股當先領跌。御泰中彩控股、樂透互娛跌超11%。
殯儀服務板塊緊隨其後,仁智國際集團大跌12.2%,福壽園跌8.9%。
生物科技、應用軟件板塊遭遇重錘,分別跌超8%和7%。隔夜市場上,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三”,科技股領銜大跌。
金斯瑞生物科技、百濟神州-B齊齊跌超10%,軟件股金蝶國際跌8.59%,仁天科技控股跌7.14%。
阿里概念股重挫7.24%,亞博科技控股大跌13.16%,雲鋒金融跌7.95%,阿里健康跌7.65%,阿里影業跌近7%。隔夜美股市場上,阿里巴巴股價盤中觸及137.92美元的低點,刷新52周最低價。
蘋果概念股跌近7%。通達集團大跌12.17%,高偉電子大跌10.1%,丘鈦科技跌8.33%,舜宇光學跌6.18%。
油氣板塊同樣遭受重創。安東油田服務大跌14.5%,華油能源跌13.92%,巨濤海洋石油服務跌10.24%,中石化油服跌近10%。
消息面上,颶風Michael週三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登陸,墨西哥灣40%的石油生產和28%的天然氣生產被迫關閉。國際油價週三跌超2%。
熱門個股方面,中國平安跌3.55%,碧桂園大跌7.10%,美團大跌10.14%,小米跌7.99%。
港股新股延續破發潮。今日在港上市的贛鋒鋰業H股破發,收跌28.73%,A股跌停,H股發售價格不及預期;美的置業上市首日收跌6.59%。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提到,香港之所以成為新股“屠宰場”有幾大原因:
首先,是因為港股新股的定價遵循市場機制,幾乎不存在人為限價,因而估值偏高。
其次,港股投資者主要是機構,而散戶投資者較少;機構偏理性的策略,使得港股市場對被粉飾過的商業故事較為理性。
然後,港股自年初以來的回調,加之外部貿易環境的變化,使市場情緒較低迷,也影響了市場對新股的關注度。
此外,今年以來,美聯儲加息等多種因素使得港股流動性趨緊,高估值板塊承壓。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