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追蹤20多個新興市場國家股市表現的MSCI指數下跌了4.5%,創下自今年2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新興市場曾在8月跌入熊市,當時MSCI指數比1月峰值下跌超過了20%。但之後略有反彈,不過在經歷了過去一週的拋售之後,該指數也再度回落到2018年低點。
而至於近期新興市場震盪走低的原因,正是發達國家債券大量被拋售,相關收益率飆升,以及美元的持續走強。
不過Barclays策略師Juan Prada表示,儘管新興市場本週面臨壓力,但市場對新興市場的投資情緒一直在改善。他還提到包括土耳其和南非在內的幾個重要地區的經濟已經企穩。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間的新北美貿易協定也將對新興市場經濟產生一定提振作用。
與此同時,Barclays投資策略主管Will Hobbs指出,基於美國經濟的樂觀前景,將帶動全球於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有不錯表現。
本週,美債遭遇市場拋售,收益率快速上行,十年期美債收益率週五飆升,觸及2011年5月以來新高至3.248%。三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也攀升至3.424%,創下四年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聯儲加息之後,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幅度高達18bp,其中10月3日上行幅度超過10bp,創下2017年9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美元指數也在週三觸及96.12,創六週新高。
債王格羅斯認為,由於對沖成本的變化,之前來自歐元區和日本的十年期美債的買家,已經被市場拒之門外。而大屠殺不會在這裡結束,投資者追逐更高的美元,可能再次煽動暫時隱伏的新興市場危機。
另外,“金磚四國”名詞創造者Jim O'Neill對CNBC表示,去年春天以來新興市場遭遇的拋售潮是受到強勢美元的拖累,而正是美聯儲升息和緊縮政策引發了美元走高,對於土耳其這類依賴寬鬆海外資金的國家而言,強美元導致的後果顯而易見:
“如果這種情況繼續在美國出現,一些地區就會陷入困境。”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開通華爾街見聞金卡會員,即刻獲取金融市場體系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