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薛景懋 外電報導 2015-05-05 15:25
國際金融協會 (IIF) 警告,流動性枯竭與美國聯準會 (Fed) 升息兩大因素,將會引發市場巨大震盪,恐造成慘烈下場,投資人可能面臨一段痛苦的調適階段。
《每日電訊報》報導, IIF 執行長 Timothy Adams 表示,自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金融監管法規趨嚴。嚴謹的規定雖然使金融機構更具有韌性,但卻可能削弱銀行對下一波危機的處理能力。Adams 指出,市場流動性是目前各國央行最關注的議題。市場流動性意旨投資人變現資產的難易度,流動性寬鬆代表投資人可以迅速地購入、賣出資產,不用追價或砍價,反之則稱作緊縮。
當市場流動性緊縮時,銀行是支撐流動性的最主要關鍵。但是,隨著金融危機爆發,金融法規轉為嚴格,銀行支撐流動性的情況持續縮水。據IIF數據顯示,自 2007 年來美國銀行的企業債減少 75%,歐洲部分也下滑 50%。Adams 認為,此種極端的變化使得銀行與市場承擔風險的意願降低。
此外,Adams 指出,已經近 10 年沒升息的美國,今年準備緊縮的貨幣政策也可能對市場造成衝擊,即使聯準會政策再透明,仍無法完全避免部分背負以美元計價債務的新興國家爆發債務危機。
Adams 表示,負債越高面對利率波動也就越敏感。許多開發中國家以美元計價的企業債務規模龐大,不僅要承擔匯率風險,還有信貸風險。新興市場整體負債規模已達 4.5 兆美元。
國際清算銀行 (BIS) 統計,自金融海嘯過後,以美元計價、非美國地區所發行的企業債,從原本的 6 兆美元膨脹至 9 兆美元,其中,新興市場更倍增至 2.6 兆美元。
IIF 由全球大型銀行、保險與基金公司組成,來自全球逾 70 個國家、近 500 名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