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編譯林鼎為 綜合外電 2015-05-04 19:02
就像美國大文豪費茲傑羅的名著「大亨小傳」卷末所述的「逆水行舟」,卻又不斷被潮水推回過去一樣,經濟數據也有著類似的作為。
媒體《CNBC》報導指出,美國上週公布的 GDP 數據出乎意料地疲弱,首季 GDP 增幅僅有 0.2%。隨之擔憂美國經濟復甦的聲浪蜂擁,美股震盪,對經濟前景的預測也跟著下修。
但過去的經濟數據最重要的意涵,則是描繪未來的走向。而美國經濟復甦的前景還是非常看好。
上週四 (4月30日) 美國公布 2 項非常正面的勞動市場數據。其中一項為 4 月 25 日當週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降至 26.2 萬人,為 15 年來新低;另一項則是美國首季雇佣成本指數 (employment cost index) 較去年同期增加 2.6%。
本週五 (8日) 將公布 4 月份非農就業報告,投資人應能從中看到成長的動力;許多經濟學家預期該報告能透露正面的訊號。
德銀 (Deutsche Bank) 首席美國經濟學家 Joe LaVorgna 上週五 (1日) 表示,「由於美國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與稅收呈現健康的趨勢,我們預期 4 月就業狀況會有明顯的反彈。」
更廣泛來說,美國 GDP 第 1 季呈現令人失望的表現,卻能在第 2 季出現強勢反彈,並非少見的趨勢。
舉例來說,2014 年第 1 季 GDP 成長為 –2.1%,不過第 2 季則呈現強勁的 4.6%。
媒體《CNBC》資深經濟記者 Steve Liesman 在一份分析報導中指出,發現過去 30 年來,GDP 首季若達 1.87%,則全年 GDP 增幅將達到 2.7%。這樣的統計數據已足以讓美國經濟分析局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重視季節性因素。
尤其今年在接下來的季度,GDP 更可能會發生反彈的趨勢。投資銀行 RBC Capital Markets 首席美國經濟學家 Tom Porcelli 上週五的報告指出,「由於嚴峻氣候與港口活動降溫重擊首季經濟表現,不過也對第 2 季的反彈提供的大好機會。」
然而,懷疑論者則對經濟復甦趨勢愈加存疑。許多持這種看法的人指出,亞特蘭大Fed 的經濟預測模型「GDPNow」看壞經濟發展;此前亞特蘭大Fed 曾準確預測到美國首季 GDP 表現。而該預測模型目前對第 2 季的 GDP 成長預測僅有 0.8%。
不過,亞特蘭大 Fed 的預測也非百發百中,其完全落空 2014 年中出現的回彈,並稱年度 GDP 成長為 2.7%,與實際表現出現 40% 的誤差。
當然,超乎預期的經濟成長也非全然對股市有利。TJM Institutional Services 的交易員 Jim Iuorio 便對客戶提出警訊,稱第 2 季經濟成長或能超出眾多預期表現,但也可能引發 Fed 提升進行升息。
若如此,則將傷害美股,也將提供投資人更具吸引力的替代品,來重新進行資產配置。
Iuorio 向媒體表示,「市場已歷經大量的壞消息,使得市場暴露在失望之中。」這種似乎自相矛盾的說法,使得市場持續處於「壞消息就是好消息」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