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楊智超 綜合報導 2015-04-27 10:20
本月稍早中國官方才公佈今年首季 GDP 為 7%,創下 6 年來同期新低,然而外國經濟學家和研究機構卻認為實際的數值應該更低。花旗證券 (Citibank)(C-US) 在報告中就指出,中國首季 GDP 實際應該低於 6%。其他研究機構如Capital Economies、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 (Conference Board) 和 Lombard Street Research 更是分別認為中國首季 GDP 實際值僅為 4.9%、4% 和 3.8%。
根據《CNBC》報導,經濟學家懷疑中國 GDP 的可信度長達多年,原因在於中國的 GDP 總是好的讓人質疑,不像美國和其他經濟體會有較大的降幅,中國的計算方法常顯示出不一致或者矛盾性。另外,外國也無法得知中國在計算 GDP 時通膨率所佔的比例。同時,工業產值通常是一個國家經濟成長指標之一,但今年中國 3 月份工業產值僅為 5.6%,與 GDP 達 7% 的表現顯然有很大落差。
回顧過往,美國駐華大使曾在備忘錄裡提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 2007 年時曾私下批評中國的 GDP 數據是經過人為更改的,因此並不可信。自此許多金融機構便傾向自製出中國的 GDP,而非僅依靠官方數據。當然,中國並不是新興國家中唯一一個GDP數據令人質疑的,例如印度的 GDP 也無法讓外界信服,但中國的經濟規模和重要性還是最大,因此較容易受到各國的嚴厲審查和批評。
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中國近幾年來的計算方式已經比過去專業許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的資深經濟學家 Nicholas Lardy 就認為,官方誇大經濟數據的問題已經不如過往,然而這現象還未完全根除。對於經濟數據的質疑,中國國家發改會則不願多作回應。
中國為了維持社會穩定和共產黨威嚴,經濟成長的重要性確實比其他國家來得更大,也因此讓人懷疑中國是否有捏造數據之嫌,或有另一份實際的數據是給官方了解中國真實現況用的。但這些懷疑都沒有實質證據,而且根據舊金山聯準會 (Fed) 2013 年的研究,若將中國 GDP 與各項國內外數據比對,計算出的 GDP 確實與官方數據相差不遠。
不過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特殊顧問 Harry X. Wu 仍認為,中國的數據機構是由共產黨幹部領導,因此他不會認真看待今年首季 7% 的 GDP 數據,實際的 GDP 應該還是遠低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