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和訊網) 2015-04-16 15:48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發表最新觀點稱,政策寬鬆具有暫時性,到年底時可能會出現政策回收,導致第四季度的增長勢頭再次放緩。
他 指出,中國2015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7.0%(摩根大通和市場平均預測:7.0%),而2014年第四季度為同比增長7.3%。環比來看,我們計 算2015年第一季度經季折年調后的實際gdp環比增長率回落至5.3%,而2014年第四季度為環比增長7.2%(相對比,2015年第一季度官方經季 調后(非折年計算)的數據為環比增長1.3%,而在2014年第四季度為1.5%)。從同比增長率和季調折年后的環比增長率來看,2015年第一季度的 gdp增長率均是09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從名義角度來看,第一季度的gdp回落至同比增長5.8%。
他 認為,第一季度的gdp數據和細分資訊體現了近期的下行壓力,這與經濟結構調整措施相關。制造業和房地產行業的下降幅度最大,這將繼續是全年經濟增長的主 要拖累因素。從積極方面來看,這些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看起來將會得到更為認真的處理。例如:一些產能過剩行業的產量在2015年第一季度大幅降低(水 泥:-3.4%;平板玻璃:-6.0%;生鐵:-2.3%;粗鋼:-1.7%;焦炭:-2.0%)。
他 提到,從政策方面來看,為了應對近期疲軟的宏觀數據,國務院已經公布了一系列穩增長措施:在財政方面,財政部於上月初公布了1萬億元的地方債務置換計劃, 這將有助於緩解近期的財政限制;此外,國務院已宣布計劃通過推進公私合營(ppp)模式,加速水利項目投資;從貨幣政策方面來看,第一季度的信貸數據依舊 強勁,信貸構成繼續從非銀行要素向銀行貸款轉移。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民銀行采取了強硬的措施引導銀行間利率下行:春節過后,中國人民銀行四次下調逆回 購利率(每次10個基點),7日回購利率從5%降至3%。預計未來幾個月內7日回購利率將繼續保持在3%左右;房地產政策調整,包括下調二套房首付要求 (從60%降至40%),並將房地產營業稅的免征期限從持有5年改為2年(稅率為5.5%)。國務院還強調通過改革創造新的增長點,例如放松政府管制和鼓 勵創業創新(“互聯網+”),支援技術創新(如中國制造2025),加強與世界其它地區的經濟聯系(如“一帶一路”)。
接下來將會發生什么?他預計,未來將會推出進一步的寬鬆措施。特別是,預計4月份將會下調存準率50個基點,隨后將在6月份再次降息25個基點。
他 預計政策調整的影響,再加上發達經濟體的增長提速和全球油價下跌的滯后影響,將會為中國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增長勢頭提供支援。但是,他預計全年財政政策 偏緊,原因是嚴格的地方債規則和土地銷售收入下降;如果基於實際利率和信貸增長評估(更具體而言,信貸增長和名義gdp增長間的缺口),貨幣政策趨向於保 持中性。因此,政策寬鬆具有暫時性,到年底時可能會出現政策回收(尤其是在財政方面),導致第四季度的增長勢頭再次放緩。他保持從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經季 節調整折年的環比增長率分別為7.1%、8.0%和7.3%以及全年增長7.0%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