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世銀:歷史經驗暗示 OPEC末日恐正倒數計時中
日期
2015-03-12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2015-03-11  14:20 

 

世界銀行集團 (World Bank Group) 週二 (10 日) 發布報告指出,從歷史經驗來看,在市場力量拉扯及技術革新的雙重壓力下,大宗商品的卡特爾 (同業壟斷聯盟) 多麼難以維繫,暗示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的末日可能正在倒數計時中。

 

《彭博社》報導,面對去年下半展開的油價大跌趨勢,OPEC 大膽選擇不減產,決定和新興的美國頁岩及加拿大油砂等原油供應大增拼搏,看誰先受不了低油價對開採成本的衝擊而開槍減產。目的為了保住在原油市場的佔有率及伴隨的影響力。

 

但世銀髮現,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如雨後春筍冒出的大宗商品卡特爾,包括小麥、糖、錫礦、咖啡及橄欖油等等,這些商品的生產國及消費國通常協商合約以確保價格穩定;但所有這些協議最後都瓦解了,唯獨由沙烏地阿拉伯在 1960 年創立並聲名遠播至今的 OPEC 除外。

 

其中曾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廣泛的錫,最後不敵更輕、更不容易腐蝕的鋁材質興起而遭取代,並導致成立於 1954 年的錫礦卡特爾於 1985 年瓦解。或像天然橡膠,由印尼、馬來西亞及泰國等三大產國在 1979 年成立的卡特爾於 1999 年瓦解,因當時亞洲金融危機導致橡膠需求銳減,造成價格大跌,進而產量遭下砍。

 

至於 OPEC,雖然在 1970 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導致油價大漲時聲勢衝上高峰,但隨著新的石油供應國加入市場,加上 OPEC 成員國之間齟齬不斷,使其在之後 20 年油市的影響力持續削弱。世銀因此預期,像美國頁岩油及甚至生質燃料等非傳統且成本較高的供應來源,可能會是油市新的具主導地位的生產者。

 

智庫美國外交關係協會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能源及環境高級研究員 Michael Levi 受訪時也指出,證明 OPEC 仍是有效卡特爾的證據微乎其微,這樣的情況已持續一段時間,只有沙烏地阿拉伯偶爾會介入油市來穩定價格。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