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陳律安 綜合外電 2015-02-02 21:11
市場的表現,不斷向美國經濟傳遞許多負面訊息,不過,由於經濟數據仍相對強勁,因此,現在的問題是,投資人是否會讓市場的負面訊息上心?
《CNBC》報導,向來是工業及消費者需求風向球的原油,其大跌勢仍持續在走。原油於過去 7 個月跌掉 60%,來到 2009 年適逢金融危機的水準。
與此同時,美債殖利率掉到新低點,週五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掉到 1.7 %以下。大西洋彼岸的德國,其 10 年期債券殖利率為 0.3%,而瑞士殖利率則為負數。
看到這些現象,可能會以為現在市況正處衰退,Convergex 市場策略師 Nichloas Colas 表示。
不過,美國當然並未處於衰退狀態,就算美國週五公布 Q4 的 GDP 數據顯示 2.6% 的成長率多少有點讓人失望。
而就業數據可能將繳出亮眼的成績單,這將在本周五見真章。該數據料將出現連續 12 個月增加 20 萬以上的非農就業人口。
不過,其他國家的經濟前景,可就沒那麼樂觀,歐洲及日本,都在對抗反通貨膨脹以及衰退的可能。這也解釋了為何這些國家公債的殖利率如此之低。而中國成長的放緩,更壓低了原油需求。
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那些讓人們以為美國將陷入衰退的徵兆,反而對美國經濟以及股市是好事。低殖利率讓持有股票成了吸引人的選項。
而低油價更降低了美國人及企業的能源成本,大概除了能源業哀哀叫之外,大家都額首稱慶。而上周五的 GDP 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實質個人消費年率提升了 4.3%。
至於問到股市的走向,那麼在市場以及數據的因素拉鋸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企業財報了。畢竟美國經濟再好,股市還是要看個股的表現。
此外,許多市場人士更認為,全球央行的舉措,將持續提供股市支撐,並壓低債券殖利率。
「任何 20 年來使用觀察指標,都沒啥用處,原因就出在現在央行造市的情況相當普遍。」Rhino Trading Partners 首席策略師 Michael Block 指出。
他以為,股市因為央行寬鬆持續干預而前景看好,但他也認為日常的波動將更顯常態─這讓資產管理社群感到不安。
.gif)
.gif)
.gif)